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苑 > 以文会友

老舍留下了什麼?

作者: 馮惠明    人气: 5611    日期: 2015/3/21


    舒乙要來奧克蘭舉辦講座了!消息一經傳開,便成了紐華文壇和文學愛好者們的熱議話題。由舒乙人們很自然地聯想到老舍先生,進而延伸到老舍先生的那無數散發著京腔京味的小說和戲劇。作為老舍的一個忠實讀者或者一個老粉絲,早年我曾懷著崇敬仰慕之心拜讀過他的傳世佳作《四世同堂》、《駱駝祥子》、《正紅旗下》,也曾經帶著幾分自豪和幸運欣賞過北京人藝演出他編劇的《茶館》和《龍鬚溝》,以及後來斷斷續續又讀了他早期和晚年的一些小說和劇作,如《老張的哲學》、《西望長安》、《全家福》等,可以說在我讀過的中國老一輩知名作家中,無論是作品數量還是品種,老舍都位居第一。

    其實,與其說我對老舍作品的偏愛,倒不如說老舍嘔心瀝血編織的故事和人物畫廊對我有一股磁鐵般的吸引力。時至如今,一提及上述這些書名,作家筆下那精雕細刻的眾多神形兼備、活靈活現的角色就像走上T台的老北京人,一個接一個亮相:經歷幾個時代風雨、在四合院裡固守著不求有福但求平安老觀念、然而卻痛失幾個兒孫的祁老爺子,不肯為日寇低眉屈膝當順民被抓進大牢的錢詩人,被滿胡同的鄰居叱之為女霸主的大赤包和她的面善心詭的漢奸丈夫冠曉華;走街串巷賣苦力拉車只夢想掙錢給自己買一輛洋車,但命運屢遭摧殘到頭來家破人亡的祥子,強悍潑辣、聰明狡黠、極力追求自主婚姻卻又沾染不少市儈習氣的虎妞;清末正紅旗下,生活著貪便宜愛賒帳想方設法巴結洋牧師的旗人多老大,安分守己恥于其兄獻媚洋人欺壓同胞但又無奈的多二爺,青年老成文武雙全助人為樂的二哥福海,以開明旗人自居靠祖宗積攢的家業享清福骨子裡討厭洋鬼子但又不敢頂撞洋人的闊少定大爺;經常在茶館裡聚集的老北京三教九流人物,裕泰茶館善應酬會經營處世老到但仍免不了破產的王掌櫃,倔強正直不懼洋人的常四爺,雄心壯志要振興民族工業最終破產的秦二爺,遊手好閒架籠子養鳥以致餓死的松二爺,靠拐賣人口的地痞無賴劉麻子;龍鬚溝臭水邊小雜院裡生活著一群社會變革年代的普通百姓,歷經磨難滿腔幽憤的鼓詞藝人程瘋子、吃苦耐勞靠擺煙攤養家的程娘子、飽經風霜安於現狀的王大媽、嘴野心善勤勞邋遢的丁四嫂……

    這一連串性格鮮明、栩栩如生的人物角色,只不過是老舍筆下“芸芸眾生”的只鱗片爪。當年有細心的觀眾曾留意過,僅茶館一劇有臺詞的角色就近六十個。老舍一生著述頗豐,究竟他一共塑造了多少人物,沒有誰做過精確的統計,但僅就他的13部長篇小說、70篇中短小說、21部戲劇粗略估計,大約有上千個人物。簡直是一隻浩浩蕩蕩的文學藝術大軍!這只大軍貫穿了清末、民初、軍閥統治、抗日戰爭、國共內戰、新中國成立幾個時代,可以說概括了中國社會近百年歷史當中形形色色中底層大眾品類。每當感慨於此,我往往會推想到:為什麼老舍能創作出如此眾多的經得起歷史篩選的不朽形象?為什麼他給後人留下這麼多豐富多彩的文學遺產?

    有一組適用於每一位有出息的作家的答案,當然也適用於老舍。一曰文學天分,與生俱來喜歡故事,傾心藝術,耽於幻想;因為喜愛,就會迷戀,就會追求。這一條很關鍵,但光有這一條而無以下幾條作保障,徒有天分也白搭。二曰有坎坷的生活遭際或經歷過命運的磨難或人生閱歷豐富、斑斕多彩;三曰苦讀古今名著、博採眾長,探尋獨特的創作思維、創作方法、寫作技巧和具有厚實的語言功底,以至獨闢蹊徑形成自己的創作風格;三曰勤奮執著、筆耕不輟,有一股為文學獻身的精神和一種崇高的社會責任感。誠然,這幾條的確是一個作家最終能成正果的必備條件,縱觀世界文學史,哪個有名的作家不是具備這幾個條件才在文壇上大放異彩的呢?老舍亦然。

    但是,畢竟中國只有一個老舍,世界也沒有第二個。老舍之所以成為老舍,以上那幾條還不足以全面解釋和回答。有時我想,要瞭解一個作家的情操和內心世界,當然最重要的是讀懂他的作品。可是這並非唯一的途徑,有沒有別的選項呢?應該是有的,比如他的傳記,最好是他本人寫的自傳。老舍本來是有一本自傳的,正紅旗下就是他的自傳體小說,據說他打算寫成百萬字的大部頭多集傳記,遺憾的是他只完成了第一集,只寫到他“洗三”(也就是三歲)就嘎然而止了。老舍寫作生涯是伴隨著他生命的結束而終止的,1966年初夏的一天,作家在經受了紅衛兵殘酷的毒打和精神折磨後,默默離開了家,走進了城外僻靜的太平湖,永遠地告別了這個社會,告別了他全身心摯愛的文學,以死表達了他對那場文化大破壞的抗爭。作家的突然離去,他忠實的讀者們所盼望的作家傳記也就成了泡影。

    所幸若干年後我讀到舒乙先生寫的《我的父親老舍》,如獲至寶。文革後研究評價老舍先生的文章如雨後春筍,但系統全面準確地分析老舍先生作品及其思想脈絡精神情操的著述卻稀聞罕見。舒乙先生出面著書無疑是對老舍一生最權威最詳盡的詮釋,及至拜讀了全書,掩卷伏案沉思,腦際漸漸清明,一個豐滿的立體的靈與肉皆有質感的老舍形象,仿佛徐步走來。

    該書從老舍出生家世開始娓娓道來,父親在抵抗八國聯軍進犯北京的戰鬥中慘死在炮火下,母親含辛茹苦把他們兄弟姐妹拉扯長大,母親身上具備的堅韌耐勞、能承受苦難、爽朗豪放而待人溫和的優秀品質對他影響至深,而他外表沉靜內心熱血奔放卻得了父親的遺傳。以後他讀私塾進師範走向社會,一直到生命終結。重點筆墨介紹了上個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老舍的生活軌跡、思想脈絡和文學創作的代表作品,其中對享譽中外的《四世同堂》、《駱駝祥子》、《茶館》等時代背景、創作思路、故事結構、人物塑造以及作品產生的廣泛影響都作了精確的透徹的分析,讀後獲益匪淺。不愧是出自舒乙之筆,其資料之詳實、評價之到位、情感之濃烈、筆調之深沉,是任何別的寫家所達不到的。

    尤其使我感佩的是在書的後半部用了很大篇幅以較為輕鬆的筆調,講述老舍鮮為人知的一些生活趣事小事或者業餘愛好。諸如打拳練劍、學習唱戲、種花養貓、收藏字畫、朗讀英文、下館會友、樂善好施等等。而這些創作之外的生活情趣,不僅呈現出老舍熱愛生活,興趣多樣、交遊廣闊,而且展現了他的人品和人格魅力。僅舉一例,老舍是吳祖光和新鳳霞的大媒,五七年吳祖光倒楣以後發配北大荒,新鳳霞處境也很難,老舍見面鼓勵她多給老吳寫信。那年吳祖光回京,街上遇到老舍,老舍硬把他拉到家裡,送給他一幅畫軸,打開一看原來是吳自己的藏畫。起因是新鳳霞被生活所迫,把吳留下的畫作全部變賣,老舍在琉璃廠偶然發現一幅買回,現在物歸原主,並抱歉沒有把其它的畫都贖回。吳祖光潸然淚下。

    老舍就是這樣一個熱愛生活熱愛藝術熱愛朋友古道熱腸真實溫暖的人。然而他又是一個大義淩然,危難中絕不低頭的硬漢子,老舍之死就是他向惡勢力不屈服不低頭招致毒打受辱後,以投水自盡做出的抗爭,老舍之死為他生命畫上了完整的句號。其實他的死也是他波瀾壯闊人生的組成部分,也讓我們更好地讀懂了老舍,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由此我忽然頓悟,老舍作品裡為什麼出現那麼多剛直不阿、捨身赴死的悲劇人物。文如其人矣!也許,這就是我以前困惑的最終答案。老舍離開我們多年了,他留給我們一份豐厚的文學遺產,更給我們留下了一個“真人”的楷模。

 2015316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手机版





上一篇:粉絲
下一篇:一切隨風而逝


[文章搜索]



新西兰房地产,新西兰华人中介
免费公众号推广,精选微信文章浏览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