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朋友在微信上建立了一個「朋友圈」,命名為「老朋友」,里面只有寥寥數人,談興也不濃,一句「還記得我嗎?」,往往能使人的記憶回到五十年前,能夠維持半個世紀不致淡忘的感情,就是友情了。
我喜歡交朋友,因為四海為家,生活坎坷,興趣嗜好多了一點,除了學友、工友,難友,還有了球友,畫友,文友,樂友,網友,教友等等,來紐之後在游泳池識多了一種朋友,稱之為「水友」,天天肉帛相見在水中,似乎更看清對方。這些年在本地報紙發表過一些拙作,有幸結識了一些讀者,暫時找不到合適的稱謂,故仍以朋友相稱。
人與人相識相知,患難與共,肝膽相照者,古人形容為「腹心之交」,但這還不是交友的最高境界。人與人的交往做朋友,最難能可貴的是「淡」,淡如水,兩友相晤促膝,一壺清茗,茶香四溢,世間利慾均淡然,聽上去顯得有點孤高,但這才是君子之交。
我比較喜歡這一種君子之交的朋友。飲飲吃吃的酒肉朋友,聚賭狎妓的滾友,是是非非的損友,從來摒除遠之。
近幾十年中,幾乎每一位國人的朋友都有了很大變化,在意識形態與商海錢潮交攻夾擊之下,質本純真的友誼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虛偽浮夸的相互利用,另有他圖的算計之心,甚至是仇視怨毒之心,這是令人非常痛心的。奇怪的是那些把「宏揚中華文化」整天挂在嘴邊的人,沒有一個在這方面發表高見的,可能是忙著造勢表演無暇顧及吧。
交友之道是中華文化精粹之一,為甚麼這樣說?因為中華文化的精粹其實就在「人禽之辨」。
我們中華民族的先哲從人之性理、性情,講人禽之辨,其義諦恆極精微。簡單明瞭地說,人不同於禽獸,就是因為他講人倫,五倫之中尤以夫妻、君臣与朋友為核心。
夫妻之倫是家庭關係,君臣(人民與政府)是政治關係,朋友之倫是社會關系,幾千年來國人維持這幾種關係靠的是「仁義禮智」,孟子所講之仁義禮智就是指﹕
「仁」是指無私的普遍的惻隱不忍之心。
「義」是指人格尊嚴之自覺,故孟子以人之不屑受嗟來之食,以公平正直之心,對人接物皆為「義」。
「禮」見於自己的謙讓與對他人之尊重。
「智」則見於明辨是與非。
交朋友,若不能以仁義禮智對待自己的朋友,人禽也就沒有甚麼分別了。
我雖然喜歡交友,但有時一句君子之交淡如水,自己以為在心里念著朋友就夠了,只顧躲在柴扉後面做大隱於市的清夢,沉溺藝文,寄情山水,卻忘記了主動關心与幫助朋友,說話也直截了當,肆無忌憚,過於苛求,得罪了不少朋友,在此也向各位說一聲「對不起」。其實我是沒有惡意的,只是太隨意,又有些大意而己。
朋友在生命之舟上與你同行,不知何故,何時,何地,他或會棄舟登岸,留下漸漸遠去的身影,即便有幾許不捨,只能依依揮別,許多朋友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永遠不復再見,直至如今回首來時路,仍然記得起彼此相識一場的愛意真情,畢竟往事已矣,惟有在浪蕩天涯的人生煙波里,遙送出對故友舊雨的聲聲祝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