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快乐”的旅行
2010年6月2日,在省直机关工委党校副校长贺会敏的率领下,我们基层党支部考察团一行46人,从西安出发到达海口,在海南省琼海市参观红色娘子军纪念园。
“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这熟悉的红色娘子军歌声把我们带进了“红色娘子军纪念园”。
我们被眼前的红色大字所吸引,大家纷纷合影留念。为此,许多人还为这里的红色旅游贡献了DGP,为海南省的红色旅游献上了自己一份敬仰之心。
“红色娘子军纪念园”是为纪念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诞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而建造的文化旅游区,纪念园标志性建筑是由一组花岗石雕像组成。雕像将红军女战士脚穿草鞋、肩背竹笠,风尘仆仆的一代巾帼英雄的气概充分展现。雕像底座正面有胡耀邦金字题词:"红色娘子军"。底座背面刻有如下文字:"红色娘子军即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特务连。
在纪念园的历史记载中,我看到了1931年5月的一天,海南省琼海市万泉河畔一个椰林环抱的小山村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特务连”召开了成立大会。100多位出身穷苦的农村女孩子,为反抗封建压迫和争取男女平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勇敢地拿起了枪。发展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之后被称为中国红色娘子军。 红色娘子军是海南琼崖革命的组成部分,她们坚守孤岛,23年红旗不倒,艰苦卓绝,可歌可泣,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奇迹。
看到这里使我想起了2008年到2009年,我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在四川省巴中市,采访红四方面军女子独立团时的情景,那时我就被女子独立团感动得不能自己,可是看了红色娘子军事迹后,更加使人动容。
在纪念园旁边一间小小的房子里,我有幸见到了103岁的王运梅老阿婆和101岁的陈宗琪老阿婆,并且还和她们合影留念。红色娘子军今何在?我专门与导游提起这件事情,导游告诉我,现在只剩下与我合影留念的两位了。
导游把话题一转说,1932年7月,国民党陈汉光旅三千多人“围剿”苏区,琼东革命形势急转直下。11月初,女子军被迫化整为零,疏散隐蔽。至此,存在了500天的女子军特务连解散了。转移突围和疏散隐蔽中,女子军第一任连长庞琼花、一连连长冯敏增、一连指导员王时香、二连连长黄墩英、二连指导员庞学莲、二连二排排长王振梅等9人先后被捕。陈汉光对她们严刑逼供,追问红军的藏处,但是,女子军战士不屈不挠,“谁都没有出卖同志”。陈汉光严刑逼问不成,他的上司陈济棠就想用攻心术。1934年9月,冯敏增等8人被押解到“广州国民特别感化院”。囚禁期间,敌人假借登台演戏之名,诱骗她们穿上新衣服,拍下照片后印进《琼崖剿匪记》一书中,书中还散布谣言,说女子军干部“变节”了。实际情况是,冯敏增等人始终坚持信念,直到 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她们才被释放回家。但这个“叛徒书”的假证,日后让她们深受其苦。回乡后她们的命运各不相同。乐会县苏维埃政府委员王学葵,随丈夫远去南洋,一生育有11个儿女,2008年8月病逝于新加坡;原二连指导员庞学莲出狱后,丈夫已娶了别人,在丈夫一再恳求下,组成了一夫二妻的特殊家庭,后于1999年离世;电影《红色娘子军》中的原型冯敏增,出狱后嫁给一个农民,1971年因患肠梗阻无医而逝;原二连连长黄墩英,被迫嫁给了一个国民党区长;原一连指导员王时香嫁给了一个国民党民团队长,她们的无奈之举,人们为此而扼腕痛惜
导游最后说,按照解放前海南当地的风俗,女人过了15不嫁,就很难找婆家,过了20不嫁,可能就没人要了,过了 25岁再不结婚,就更没人要了。而当时王时香她们,都是“赤色”的危险分子,既不能嫁给共产党,又不能嫁给贫农。为了生存下去,王时香、黄墩英只好听天由命,嫁给那些有势力的人家了。
历史的车轮碾过了80年,当年这些为中国革命、妇女解放不屈不挠斗争的伟大女性,如今大多已经逝去,如今只剩下这两位了,她们现在就住在琼海市“红色娘子军纪念园”里安度晚年。
我们离开的路上,大家议论最多的还是这两位老红军现在的生存状态。同时议论的是红色旅游到底能给人带来什么?现在把红色旅游作为一项支柱产业来运营,特别是景区内那些所谓的工作人员,他们像饿狼似虎般让人上当,千方百计攫取游客的金钱是否可取?
说实在的,这是我第五次来海南了,前几次并没有这么被挨宰,可能是由于国家公布“国际旅游岛”造成的?当然,这种现象已经不是海南省一个地方有,而是在全国红色旅游的地方几乎都有,有些地方可能更变本加厉一些。这些是不是应该引起各级政府乃至中央的关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