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蛙妻在山羊島一間出租潛水用具店內,花費了大半個小時挑選合身的潛水服,在店員不厭其煩為我們試身時,許多青年男女只用數分鐘就找到了適合自己尺碼的潛水服,提著蛙蹼與潛望鏡奔向海灘。看起來店里最大的潛水服套在我身上仍然略顯窄小,幸虧它很有彈性,費了很大力氣穿上之後,這套潛水服給我的感覺,就像是身上蒙了另一層不透氣的皮膚,一絲間隙也沒有。
在午後的陽光照射下走向海灘,潛水服里立即充滿了汗水,山羊島的海水很渾濁,和我在斐濟珊瑚礁所置身的碧波綠水相比,這里的海水猶如一池墨汁而且冰冷徹骨,強勁的水流把我倆拉向遠離海岸的地方,水中見不到色彩鮮艷的熱帶魚,也沒有婆娑多姿的珊瑚,四周全是海帶墨綠色寬大的巨葉,只見到兩三條小魚,倉皇地逃避我們。
精疲力盡爬上岸時,身後許多人正興奮地尖叫逐浪戲水,為了滿足我的好奇心,付出兩套潛具的時租,卻未足半小時就玩完,脫下那套緊得教人喘不過氣來的潛水服,我如釋重負,蛙妻顯然很失望及有點心疼,我安慰她總算是還了心愿,在紐西蘭玩過潛水了。
我一直欣賞明尼蘇達州神經學教授大衛克諾普曼的一段話「保持你的大腦精神刺激是一個終身的事業。如果你能在一生中保持智力上的積極並且得到刺激,那麼就能預防老年癡呆症。保持思維活躍是絕對對你的大腦有好處的。」
蛙妻卻抱怨自從認識我之後,為我即興式的忽發奇想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即使捨命陪君子,有時也應該有個限度」她如是說。
我們受好奇心驅使的經歷包括,讓幾十公斤的巨蟒纏著脖子還與它相吻,蹲在地上被數噸重的大象疾奔從頭上跨越,最驚險的一次是在廣州「世界大觀」,有位小姑娘牽著一隻毛色斑爛的東北虎,提出以十元人民幣代價,讓我們來一張「人虎合影」。我以機會難得為由慫恿蛙妻上前一試,她居然二話不說便施施然坐在老虎旁邊拍了幾張照片,影畢還拍拍碩大的虎頭,摸摸豎立的虎鬚,那虎似是不堪騷擾,晃晃腦袋發出一聲咆哮,蛙妻突然狂叫一聲逃離那虎,反而嚇得老虎楞住不再叫了。
在眾人笑聲中,她驚魂未定地抱怨「我以為跟虎跑泉那隻一樣,是假老虎,如何曉得是真老虎?!」
有一本名為《好奇心》的書,作者卡什頓認為「好奇心」,是「充實生活中缺少的成分」,而保持好奇心可以刺激我們的出發行動點。
他說「我們體驗好奇時,我們願意離開熟悉的事物以及常規慣例並且敢於冒險。即使這樣會讓我們感到焦慮和不安。好奇的探險家對於接受新的挑戰而所需承擔的風險已經習以為常。作為一個好奇的探險家,我們接受不確定性,把我們的生活看作是一個愉快的探索、學習和成長的旅程,而不是去拼命解釋和控制我們的世界。」
好奇心,其實是對新鮮事物保持興趣,并且敢於通過嘗試與體驗去瞭解。
在生活里往往遇到一些乏味的人,大多缺少好奇心,并且認為自己懂得已經夠多了,經歷的也夠豐富了,故他們的思想即如一隻松鼠,在狹小籠子里踏著飛快轉動的輪子,雖然忙碌但卻離不開單一軸心。
近日在网上流傳的一組圖片,有八十歲跳芭蕾,九十歲玩跳傘,他/她們人老心未老的動力之一,就是永遠保持強烈的好奇心以及勇於一試。
好奇,并不只局限於刺激冒險,對未接觸過的美食、活動、書籍包括新的文化都可用開放心態去嘗試參與、體驗與瞭解,通過這樣的投入開拓個人視野與境界。
居住在紐西蘭,實在是滿足好奇心的大好世界,我們應該走出精神上的唐人街,抱著好奇心去廣游南北島,認識我們國家的地理,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以及她的歷史,接觸毛利文化,歐洲文化,東南亞文化,中東及其它文化。我們會發現身邊与目下就有許多美好的事物可以欣賞,可以研究,可以享受。
生活將因好奇心而增添樂趣變得多姿多彩,我們自己也能脫胎換骨,擁有嶄新的激情人生。
前幾天見到蘇社長在「華頁」門口玩兒子滑板的視頻,引起朋友們關注與議論,有時在一個人滿足好奇心之時,切莫問「今年貴庚」,許多事與年齡一點關係也沒有,而只與心態有關。迄今還計划駕摩托環島游,乘熱氣球觀摩怀卡托平原風光并在上面吃頓早餐,包一間船屋在湖上渡假,垂釣寫生,未知可有具好奇心之人願意結伴同行,一償余之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