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透时光的广州老巷
作者/贺翰
这里是一片充满诗意的热土,这里也是改革开放最早的前沿阵地。广州,一座拥有两千两百多历史的文化古城,无疑沉淀着了太多的传奇。相信这座城市里的每一块老砖瓦上,都印刻有属于那个时代的老时光,而在每一条老巷里,或多或少,还可以触闻到,那已久远而珍贵的旧味道。
身在广州,说长不长,说短亦不短了,曲指细数,二十年有余。每天奔波于闹市,繁华的广场,多少次忘记了花开的季节,花香的味道,更不敢奢侈倾听花开的声音。无数次走过广州大道北,也曾马不停蹄地奔跑在生活的跑道上。这生活了二十余年的广州,我一直都在你的怀抱,却又感到离你是如此之远。那条老脉搏里流淌的文字故事,我大都是在嘴唇和耳朵里的了解。所以,从不敢说,已熟知了广州。相信很多人也一样,或忙于生活,难有兴致,会用心感悟一条路上的风景。认识陈家祠,感受老巷,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偶遇的。
那天来荔湾办事,因时间尚早,从地铁出口上来,才发现已置身在陈家祠正门广场。陈家祠位于中山七路,陈家祠的牌坊离马路也就十来米距离,而牌坊后面,是一片开阔的大广场,庄重肃穆的陈家祠,充满一种说不清楚的神秘感。很多次坐车路过这里,也无数次在车上透过玻璃打量它,却从未为它下过车。也从未像今天这样有感觉,置身在陈家祠牌坊的后面,我才清楚的认识到,原来,自己一直行走在牌坊外面,而当我在外面打量着它时,它又何尝不是在匆匆的观望着自己呢?就在此时,我能感受到人在牌坊内的心境,顿时有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牌坊后感慨。看看时间尚早,索性任性一次,放下所有杂念,偷得浮身半日闲,信步向正门后的老巷走去。
陈家祠有历史、有渊源。在此不多熬述,今天,主要介绍一下,陈家祠身后小巷的故事。我们说的这个身后,指的是陈家祠周围的大街老巷。陈家祠的正面主街大马路,人车如织繁华似锦,是一条现代大都市的节奏,这条路,让你没时间停留,更没有时间去穿越什么。但陈家祠后的老巷不同,顺陈氏书院大门口方向走过去,当你真正的慢下来走进老巷时,你就可远远的感受到老巷的神韵,粗大高耸的大榕树,阴凉气爽,时至金秋早晨的老巷,阳光撒在老巷的青砖墙上,慵懒祥和,少了一份匆忙,更少了在闹市中的那份躁动。老巷的路不宽,进不了现代的小车子,所以,这里没有车鸣,偶有一辆单车经过,老远都能听见那清脆的铃声。老巷的地面较陈旧,不像外面大街那么光亮平整,你每踩踏一步,都要忍不住停下来,想知道,很久很久的以前,脚踩的老巷地面,都曾经走过些什么样的人,他们又都在忙着什么,又都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这可以穿越时空的老巷,既让人遐想连篇,心旷神怡,又能让你暂别世俗的吵闹,那份心静气宁,只有你真正面对老巷时,老巷回报给你的是一份珍贵馈赠,你可以体验到那份久违的宁静,在悄悄地与你的心灵对话,彼此都很小心翼翼,生怕惊吓到对方。这可能就是老巷的魅力所在。
老巷人的那份安静、闲适,悠然自得的神态,还是无形中感染到我,老巷虽然陈旧,周边的房子也明显破损,但老巷的卫生很是整洁,我特别注意了一下,在堆放垃圾的地方,被清理的特别干净,一路走过老巷,我见到,与狗同行的老人在散步,那个老人右手腕上绑着条黄色毛巾,应该是早起出来锻炼身体的,老人走的慢,跟着主人的大黄狗也是慢悠悠,与主人保持着一步的距离。老巷水磨石的地面,不知是几时建的,星星点点的撒落了一地阳光,太阳越过陈家祠的青砖后墙,斜照在对面的小巷的门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是不是正等待这缕属于她的阳光,在每天的这个固定的时候呢?
走在这这样的老巷,很容易让人想起唐代刘禹锡写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的确!老巷不同于老街,老街早已被现代化,而老巷依然健在,焕发着勃勃生机,历久弥新,有老巷在,何陋之有?
走出龙源西这个月亮门,老巷,旧时光又被抛在了身后,只要你真心来过,你就再忘不掉那一地的旧时光。
这是一个时钟被人为地拨慢后残留的影像,是一个城市文明无法企及的角落,也是一片不曾被干扰到的旧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