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马场买菜,是件挺有趣儿的事儿。
马场在西区,其实距离我们大东区蛮远的,如果一次性买不了几十块钱的东西,压根儿就不够油钱!不过如果把欢乐也记作收益的话,还是相当划算的。
新西兰本来人就少,各种买菜也只好像古代中国的赶集那种方式,定时定点,一地多用。马场的周末市场就是个不错的地方。
其实论起规模来,这里比国内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个早市都逊色很多,不过在羊国这已经是最具规模的了。平日里看赛马的停车场这时候也必须地凑起热闹收费,三块钱一辆,所以光买两把菜不仅不够油钱,连停车费都不够,还好这里的蔬菜什么的确实比较便宜,尤其是买得多了,价格还是相当吸引人的。
从入口进去,就开始走回形针似的路线,往左看是来自中国义务的展位,里面是各种电池文具盆盆罐罐小商品,往右瞅那是来自福建石狮的代表队,主打袜子帽子各种套头衫连同内衣内裤。间有韩国思密达同学买的袜子,价格不高不低,显然已经被国货摧残得要命。
新西兰也流行炸买各种零食,针对年轻吃货的爱好设计了貌似许多品种,不过弄来弄去都是类似鱼薯店,实在没啥创新。倒是再往前走的鱼摊颇让人兴奋。新西兰是不兴卖活鱼的,可能是那种棒子击杀活鱼的场景过于视觉冲击,于是鱼都卖冰鲜的,当然也很新鲜。可惜我们去的都比较晚,传说中的海胆什么的早早就卖光了,听说海胆拌饭是相当不错的吃货之选,不过类似我这种伪吃货也就是闹哄一下,不做真的。
其实冬天去逛马场还是很棒的,因为天老下雨,这样蔬菜会显得特别水灵,新鲜,可能卖菜的会同我心,可那些中国大妈们并不这么想。还好侧门口还有一个kiwi女子专门卖百合花的,淋过雨的百合花香气四溢,楚楚动人,不掏钱得着你就迈不动脚。
新西兰的香草品种特别多,多到根本认不过来,我总是尝试去认清某些品种,于是偷着拈花一指在指尖搓搓闻味儿,可惜除了薄荷跟香菜,其他的我根本辨识不出啊辨识不出,恳请召唤植物老师出现。
当然除了蔬菜水果和各种食品外,马场最大的特色是拥有一帮卖破烂的。所谓二手货市场,里面啥都有,我甚至找到了一个英式的铜质门环,托在手中沉甸甸的,很有味道,我都幻想着挂在某个前卫的酒吧里面,让那些喝多了的SB拉着门环吐,颇有古风,多好!
其实每次来马场也买不了啥正经东西,但是瞅着这么多的东西聚集在一起,心里就很快乐!就跟回到我们家68#市场似的,没准儿再转一圈就看见我妈拎着一塑料袋橘子走过来,顺便夹着两串糖葫芦呢!
对抗生活的无趣,世俗的市场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