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紐西蘭大選年,紐西蘭的大小政黨先後動了起來,毛利黨与瑪那黨結盟,「壞男孩」哈那維拉(Hone Harawira)重投自己人陣營,這是毛利人經歷上届慘敗後的重新整合。另一個最大新聞就是工黨大換血并將前華人議員再次推入國會,有人說持續數年的工黨內鬥如同「宮心計」,黨魁利特爾終於清理了海倫大姐留下的老臣子,但這些幹練成熟的人材淡出,未必有助於工黨在本屆大選中扭轉頹勢,反而令人覺得這可能正是該黨在野長達九年,都沒有當好反對黨領袖的原因之一。
老蛙在紐西蘭經歷多次地方選舉与大選,每届都見過攻防大陣仗,聽到派糖措施,大多數是畫餅充饑的美好願景,一旦某黨上臺,新一届國會開始,在第二天早晨小老百姓醒過來,都發現天并沒有變,還是那樣藍,仍然飄着長白雲。日子還在過,派下來的糖雖不多,起碼得一時之滿足,待剪羊毛的幹活,仍須俯首貼耳乖乖任剪。但是大選的好處就是容許我們審視檢视本國政治的狀況,好壞得失都晒出來過一遍,瞭解為政者都幹了些甚麼,下一届的為政者打算幹甚麼。每個小老百姓都有自己的感受及看法,三年一届的大選就是容許我們用手中一票去表達自己的感受及看法。
所謂選舉,其實就是四百多萬小股東在為紐西蘭這間大公司揀CEO和管理層,期待能將公司運營獲利更豐,届時派息分紅皆大歡喜。CEO和管理層做得好不好,關乎每一位小股東的切身利益,所以我們一定要参加選舉,要去投票,否則那些CEO和管理層是不會真正重视我們的。
號稱二十萬之眾的紐西蘭華人手握之票源,任何政黨都無法忽視,更何況華社一向不缺乏富有樂捐之人,只可惜部份有錢的華人视選舉如豪賭,有時會甚至會兩邊落注,一般情況下大都「西瓜靠大邊」,會把錢捐給贏面較大的那一個黨。而臨到投票,華人選民就比其他族裔更加冷感,投票率比太平洋島民還低,華人成為提鈔機而不是投票機的惡果,暴露出我們對政黨理念与政策的不聞不問,對民主政治里用選票表達民意這一真諦的幼稚無知。久而久之,某些黨派与政治人物有見於此,便吃準華社「搞排場、請貴賓、籌巨款、眏合照」的固定模式,開始對華人採取一種「有事鍾無艷,無事夏迎春」的忽悠。
工黨在野近九年,期間除了炒作華人推高房價,極少嘗試接觸与理會華社,更莫說訪問華社徵詢民意,深耕票源,提供幫助,當下突然先倨後恭,高調推出華人議員,無非只是想拿多一些華人選票,正是「有事鍾無艷,無事夏迎春」的典型。
講到黨派推出華人議員吸金吸票,今時今日或許只是某些人的一厢情願,君不見近十年紐西蘭華人政治意識逐漸成熟,對各政黨、政治人物的政見德行都開始加以思考、鑒別与檢驗,不同的華人選民都有不同的立場觀點,不再停留於「華人選華人」種族偏私的幼稚層面,而是要揀選確實有利於國計民生的政黨、政治人物來管理這個國家。
本地華人的政治理念十分多元,國家黨、工黨、綠黨、保守黨、行動黨甚至優先黨在紐西蘭華人之中都有支持者,曾有人說華人投票各投各的,會削弱我們的影響力。個人認為華人的選票是不能長期單靠組織動員去集中的,而是要靠政黨以及政治人物的理念政綱影響華人選民,這樣才能插樁固票,凝聚支持者的力量。華人選民的影響力不是體現在選民人數眾多,而是體現在投票率高,不管投給哪一個黨,總之要投票!投票率高,才能顯現人多力量大,各黨派才會真正下功夫來拉華人的票,不敢再「有事鍾無艷,無事夏迎春。」
黨派給予華人候選人黨內排名,創造機會進入國會是一個途徑,但這種做法會導致該華人候選人只有「黨意」而缺乏「民意」,高高在上却不接地氣,很可能成為花瓶。華人參政真正的百年大計,必須有更多的華人候選人在不同選區參選,通過緊貼基層,深耕細耘,服務社區民眾,得到選區內民意支持勝出。届時「有麝自然香」,各黨必來爭相拉攏攬取,如是方能既得「民意」又得「黨意」,才能既當鍾無艷,又作夏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