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日晚,中国游客曾某以及他的父母亲三人与瑞典警察发生冲突,成了舆论热议话题,不但在中国国内,也在世界各地华人,甚至还超出华人范围。有一个瑞典人拍的现场视频,在瑞典电视台SVT2播出,视频中大妈舞着红丝巾扑地大喊救命的动作,格外引人注目。不少外国人极其不解:“为什么中国人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经常坐地撒泼?这怎么可能竟是一种被社会认可的行为?”这个事件,让外国媒体发明一个新名词:“helpless collapsing on the ground technique(无助倒地技术)”。但此词是有问题的——“technique”,需要某些技巧,似有敬意,起码是中性,而且“helpless collapsing”,还令人同情。到底是外国人,词不达意,整个英文听起来文绉绉的,不知所云,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还是中国人了解中国人,形容此等手段,中国民间有一个已用多年的词,简单明了:“碰瓷”,音译简称为“peng c”,所谓的“c”指的是“china”(瓷器)。2012年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增收新词语和其他词语3148多条,其中就包括“碰瓷”一个条目。
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民族很早开始制作瓷器,虽然学界对瓷器起源有两派意见,是魏晋南北朝(西元220至589年)呢,还是隋唐时期(西元581年至907年)?无论如何,瓷器在中国已有千年歷史。让中国民俗研究者也很自豪得意的是,他们发现“碰瓷”这玩意儿原来也有些历史的。
据传,“碰瓷”本为清末北京古玩行的行话,专指古玩市场的一种讹诈手段。不法摊主在器物的耳、柄上做手脚,顾客轻轻一拿,或柄或耳,即断;或别有用心地把易碎裂的瓷器往路中央摆放,专等路人不小心碰坏,借机讹诈。也有人说此骗术来自老北京没落的八旗子弟,他们平日手捧“名贵”瓷器行走于闹市街巷,瞅准机会故意让马车“碰”他一下,瓷器随即落地摔碎,便缠住车主要求按名贵瓷器的价格赔偿。疑似因为此种勾当不光采,相关文字记载少,好事者只查到两则,见于创刊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申报》(原名《申江新报》),大概是“碰瓷”可见的最早文献。他们还发现,“碰瓷”本非近百年来民间唯一的专利,“碰瓷”不止是去“碰”具体的“瓷”或其他什么物件那么简单,清代甚至还有骇人听闻的“以尸讹诈”连环大案,手段精密残忍,令人目眩心惊。《红楼梦》第44回写到,贾琏趁王熙凤生日与鲍二媳妇私通,被凤姐撞破,鲍二媳妇上吊自杀。他娘家亲戚深知贾家大户有钱,借机闹大要告到官府,以为可以大捞一笔,不料刁钻刻薄的凤姐强势回击道:“我没一个钱!有钱也不给,只管叫他告去。也不许劝他,也不用震吓他,只管让他告去。告不成倒问他个‘以尸讹诈’!”就是这种碰瓷案的写照。
看来“碰瓷”也算一种“国粹”,怪不得多少年来此等见怪不怪的事件在中国时有所闻。特别最近十多年,碰瓷者花样翻新,碰瓷之术与时俱进,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各类媒体中此类新闻天天可见。研究者总结出,现在,在“瓷”的意义泛化、抽象化的基础上,“碰”的意义弱化,碰瓷者假装弱者,只要欲求得不到满足,就坐地躺地哭闹撒泼,索要经济赔偿或提出其他要求条件。总之,现在碰瓷即使尽计谋手段撒泼讹诈,不需摔碎“名贵”瓷瓶,不需冒“撞车”也许伤身风险,最紧要的是看准目标,目标恰当便能大功告成,这是向祖上“以尸讹诈”这种高水平的碰瓷靠拢了。事实证明这的确有效,因而“从业者”众多,碰瓷已经成为了一个大行其道的行业。当今在中国这个贫富悬殊道德沦丧的世道,由于碰瓷敲诈猖獗,负责维持法纪的公、检、法机关又常常执法不严不公,导致诈骗者一再得手,受害者或好心救人者反复被“屈”,因此老百姓为求自保自卫,纷纷抱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有时甚至只好见死不救,造就了一个冷血的病态社会。
如此“国粹”,这些年也堂而皇之地步入国际舞台。本文开头所提到的曾姓一家哭闹讹诈便是一例。还有一些是群体性的,手段更为“高大上”——包括呼口号、打国旗、唱国歌,表现强国人绝不受辱决不罢休的英雄气慨。这些美其名“维权”的碰瓷者,丑名远扬成为国际笑话,很让中国人跟着蒙羞,特别是住在世界各地华人的名声,多少也受到一些影响。
问题的严重性还不只在于此。
在这个事件中,中国驻瑞典桂大使也充当了一个角色。他维护曾家人,说什么瑞典“也”不讲人权,让大家感到他这个“也”字很精妙;他还说不能想象瑞典是诺贝尔奖国家,又让人联想中国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在监狱死亡。不过,比起来,桂大使讲话少许“失误”或可忽略,而让世人不能不斥责的是,他也许在压力之下吧挑了曾家闹事上报做文章,真的闹出大动静了。曾姓一家哭闹讹诈发生在9月2日,中国有关当局9月15日才发声,于是明眼人明白,这是因为中间9月12日达赖喇嘛访问瑞典而中国外交阻挠未果,所以在9月15日发作,把一个民间小事件闹大到两国外交层次,成了一个轰动国际的所谓的“辱华”事件,借以“修理”瑞典一下。这是另一种碰瓷耍泼。中国有关当局代表曾家在国际上洋碰瓷,让人哭笑不得。
我们一些民族主义“爆棚”的中国人,常常兼具两种看似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满脑子“厉害了我的国”,趾高气扬,满世界以堂堂大国显摆,要主导世界,谁也招惹不得;一方面又脆弱得很,经不起任何不合意言行,包括玩笑、调侃、意见,非常敏感地觉得自己被侮辱,而且动不动就翻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屈辱史”,把个人的事故上升到整个民族。总之,一方面很威风;一方面又太自卑,于是便出现种种所谓的“辱华”事件了。
现在,“Peng C”成了国际词条。“C”当然也可暗示大写的“China”,那就是指中国了。当C被诠释为China,当“Peng C”与“辱华”意思相连,当中国人成了避之则吉的刁民的代名词,当让华人自豪的黄皮肤黑眼睛成了世人眼中的异类,如果事情走到这个地步,那就真的太可悲了。
等哪天中国人抛弃“Peng C”这个太不光彩的“专利”,克服不正常的民族主义心态,不去计较别人辱华不辱华,中国才算真的强大起来。
(2018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