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紐約的幾個景點
對於各別旅行的遊客來說,紐約最便利的交通工具應該是計程車、巴士與地下鐵。計程車美國人稱為Cab,紐約到處都是黃色的計程車,由於紐約的夏天氣溫非常高,炎熱的不得了,因此有些Yellow Cab的司機,便將汽車前面引擎蓋的扣環鬆開,然後再用東西勾著讓它不會飛起來,如此來幫助引擎散熱。初到紐約的人看到了都覺得很奇怪,以為這些Yellow Cab都是壞車子。
曼哈頓的巴士都是按著規劃的很整齊的道路行駛,因此非常方便,坐起來也不會迷路。在市區還有東西走向的Crosstown Bus,以及專供人們到市中心購物的循環巴士Shopper's Shuttle。到了週末還有專供觀光用的Culture Loops。
地下鐵也是曼哈頓地區最便利的交通工具之一。鐵路網的密度號稱世界第一,地下鐵以南北走向的幹線為主,也有東西走向的。地下鐵也通、布魯克林、布郎克斯與皇后區。但女性搭乘紐約的地下鐵要特別注意,尤其是在晚上,因為常有變態人出沒。地下鐵的路線有三種;BMT(Brooklyn-Manhattan Transit)、IRT(Inter-borough RapidTransit)與IND(Independent),其中有一部份是高架線,遊客剛開始可能會不習慣,但只要將換車的大站搞清楚就容易了。有一點要特別注意的是;紐約的地下鐵上行與下行的入口是不同的,因此一定要先看清楚,如果走錯或搭錯車,一定要走出車站,重新購票才行。
紐約的大中央車站(Grand Central Station)是全世界最大、最忙碌的咻斀êB,也是全美最大的室內公共空間,故即是人再多也不會顯得擁擠。而大中央車站不論是外觀和內部建築都是很吸引人的藝術作品,在大廳的天花板上,還有法國畫家所繪的黃道十二星座圖,共有超過二千五百顆星星,並且是以燈光相置顯示星座位。
從「大金剛」(King Kong)、「金玉盟」(An Affair to Remember)到較近期的「西雅圖夜未眠」(Sleepless in Seattle)以及ID4 等電影,都有帝國大廈(Empire State Building)的身影在其中。帝國大廈有102層,而觀景台分別在86層與102層,不過86樓是露天的平台,但102樓卻是用玻璃圍著。另外,帝國大廈的燈飾相當著名,像「西雅圖夜未眠中」的紅色心型燈飾,還會隨著節日變換燈光,例如:情人節是紅色與白色、耶誕節是紅和綠、聖派屈克節是綠色等。
由第六大道(6th Ave.)以東、百老匯街(Broadway St.)以西、休士頓街(Houston St.)以南、堅尼街(Canal St.)以北所圍成的區域,便是蘇活區(SOHO)而這塊小小的區域,似乎成了藝術及前衛的代名詞,曾經以工業活動為主,現在則是尋找創意的地方。在蘇活區可以發現許多創意十足的個性小店,販賣著各式的東西,有時間到此時,別忘了多留點時間細細逛逛。另外,也別忘了看看蘇活區最著名的鑄鐵建築和繪在牆上的壁畫。
紐約的唐人街(China Town)不像舊金山的新穎漂亮,而且也不富麗堂皇,但商店樸實熱鬧,仍舊吸引了許多的老外及身在他鄉的華人,唐人街有許多的餐廳及店舖,像燒臘店、點心攤、蔬果攤等。
位在中央公園西側,百老匯大道和哥倫比亞街的交叉路口,有一片佔地六公頃,矗立著幾棟高樓的建築,這就是有名的「林肯中心」(Lincoln Center),這裡可以說是紐約的藝術及文化中心,此文化中心由七座大樓所組成,「林肯中心」一九六六年竣工,總工程費為一億六千五百萬,全部都是由市民樂捐的。此棟大樓是由許多白色大理石所建造的白色大樓,造型雖古典,卻也令人感受到現代的氣息,「林肯中心」的核心部份是一個廣場,三面都有大樓圍繞,中央是由黑色大理石所堆砌而成的噴水池。
由林肯中心正面的入口進入,右側一棟類似希臘神殿的七層樓建築,就是Avery Fisher Hall,這棟大樓是林肯中心所有大樓中,最先建造完成的,共有四十四支大柱,令人印象深刻。此地現為紐約愛樂交響樂團的本部。大廳走廊的裝飾以羅丹的「馬勒青銅頭像」與Bourdelle的「悲傷的貝多芬」雕刻為主。由林肯中心的入口往廣場走,左側就是「紐約州立劇院」(New York State Theater)正好與Avery Fisher Hall對望。由正面入口進入後就可以看到塗上一層22K金的天花板,極為豪華。由五座圓型的陽臺圍繞的大廳,以暗紅色及金色點綴,巨大的吊燈也讓人印象深刻。此劇院於一九六四年完工,可容納2,700人。
此中心廣場的正面就是「大都會歌劇院」(Metro politan Opera House),樓高十層,正門口併立的圓柱,十分堂皇,裡面有可以容納3,800人的大廳。有巨型的舞臺及彩排專用的七座舞臺,無論是外觀或內部都可以與歐洲的大歌劇院比美。因此,在此演出的藝術家也是具有世界一流水準的。
歌劇院的北側,就是Vivian Beaumont Theater,這裡有二座劇場,大型的可容納1,140人,小型的可容290人。此地主要上演古典戲劇,舞臺與觀眾席很近,也做實驗劇場用,門口有兩座方形水池。位在歌劇院以南的Damrosh公園內,還有一座可容納3,500人的「古根漢露天音樂臺」(Guggenheim Bandshell)。
位在六十六街上的「茱莉亞音樂學院」(The Julliard School)是和林肯中心可以跨橋相通的。該學院內有四個大廳,兩間視聽室,經常舉辦各種室內樂的演奏會及獨奏會。此外林肯中心內還有紐約市立圖書館的分館(Branch of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提供資料,協助一般市民了解藝術。
位在四十七街與第五大道以及第六大道的「鑽石大道」(Diamond Row),是紐約著名的街道,美國所販賣的鑽石聽說有80%都是在此地完成交易的。世界三大鑽石交易中心,即紐約、以色列的耶路薩冷及比利時的安特衛普。但只有在紐約看到比較獨特的情形,也就是各種語言的鑽石商都有,但是主要的鑽石商還是猶太人。
紐約有一座過去很高,現在不算高,但是很耀眼的大廈叫「克萊斯勒大廈」(Chrysler Building),這棟樓高七十七層,在完成時曾是世界第二高的大樓,但二次戰後,因有世界貿易中心等大樓的建成,現在已不再擁有昔日的風光,但此樓的頂端,有一座四十公尺高的尖形塔,在豔陽的照射下,非常耀眼輝煌,夜間,高塔星型的尖端也可放出光芒。非常顯眼。
最近幾年,紐約的治安似乎有變好的趨勢,但是在大街上或地下鐵中,還是隨處可見許多酒醉的流浪漢與乞丐,就如同在一般書籍及文章中所描寫的「流浪漢,被拋棄的人,提著食品袋的婦人,厭世的人,醉漢…在美麗的街區和任何地方,隨處可見」,位於西168街和百老匯、華盛頓要塞大道之間的公共收容所,在筆者常去美國的,一九九一到一九九七那幾年,每晚大約都要收容兩千多人,而紐約各地公共收容所的床位,總共也有一萬五千多張。紐約的許多公共場所、地下鐵車站或車廂中仍是有胡亂塗鴉的情形,這點紐約就比不上莫斯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