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昨在威靈頓總督府的一項學術餐會上,兒童處的處長Roger McClay發表了一篇專業報告;內容是說;孩童們知道甚麼樣的父親是好父親,甚麼樣的父親是不盡職的父親。孩童們所使用的方法都是比較法,也就是由不盡職的父親的行為表現,體會出甚樣的父親是盡責的(children know good fathers from the not-so-good ones)。雖然如此,這些兒童的眼光的確是正確的。
好的父親願意聽孩子們說話、修養好、有耐心而且有一點是孩子們很重視的,就是公平、不偏心。同時還常常給孩子們勸告和指導。願意在孩子們的身上花時間,去愛孩子。並且讓孩子們感覺到父親是愛他們的,對孩子的照顧是積極的,是始終一貫的。
表現不好的父親,對於這種日日夜夜在孩子們身上的投資做的不好,表現的也不好。對孩子們也不常接觸,孩子們也感受不到父親對他們的愛。他們有時候假裝對孩子們有耐心,但是做的又不長久,只是偶然的表現一下而已,有時動作及行為表現的又很粗魯,並且認為錢可以買到一切,只要用錢就可以買到孩子們的愛。
這篇報告顯示出;孩子們是有權利要求父愛的,是有權利要他們的父親盡職的。因此做父親的應該要知道,小孩子嘴上也許不敢說;但是內心中確實是知道他的父親是不是好父親,是不是克盡父職的父親。總督Michael Hardie Boys爵士也認為;這篇報告對於研究父愛對孩子的重要,以及父親在家庭中的角色如何扮演很有貢獻。
過去我曾看過美國南加州大學,心理學博士道森(Fitzhugh Dodson)所寫的一本書「如何為人父母」(How to parents)書中就提到為人父母是需要學習的。我們當了父母就等於是要負擔起一項獨特的、全天候的專職。如果要給父母下一個定義,那就是:「用溫柔的愛心、耐心和知識,來撫育出快樂聰慧的小孩」。以生物性的行為生育小孩只是給他生命,最重要的是撫育小孩,這是一項極為艱巨的工作,也是世間最有意義的工作。道森博士說;為人父母的在管教小孩子的時候,必需要瞭解,管教孩子就是訓練孩子,必需注意下列幾點原則;一、必須要在孩子適合學習的情況下訓練孩子。二、不要讓孩子學習他能力不及的事。三、除非為了保護孩子的安全否則儘量避免懲罰。四、用不鼓勵、不再鼓勵代替懲罰;讓孩子們知道父母遲早會被激怒,而自動停止不再犯。五、愛和關注最能激勵孩子。六、鼓勵好的行為不理會不好的行為。七、即使只有一點點進步,也要鼓勵。八、當訓練上了軌道以後,只要偶爾鼓勵就好。九、學習初期就嚐到成功的滋味能使孩子再接再勵。
為人父母如果要幫助並加強孩子的自我觀念,可以哂孟铝械姆▌t:一、妥為安排孩子的活動環境。二、就孩子的個性因材施教。三、讓孩子自由探索環境。四、對孩子的感覺和行動採取不同的態度和處置。五、善用孩子潛意識的模仿天性。六、給孩子情緒的支持,幫助她克服無能的感覺。七、讓孩子從事情的自然結果中領取教訓。
父母親在管教孩子的時候有些事是不能做的,例如:一、不要瞧不起孩子。二、不要恐嚇孩子。三、不要賄賂孩子。四、不要強迫孩子答應下次不敢了。五、不要過度保護及監督孩子。六、不要對孩子嘮叨不休。七、不要強迫孩子立即盲目的服從父母。八、不要縱容孩子。九、不要用不一致的規矩教導孩子。十、不要訂不適合孩子年齡的規矩。十一、不要用教條式的、引發罪惡感的教育方式。十二、不要用父母不想堅持的事命令孩子。
撫養孩子是一種人倫的表現,人倫不是用規則就可以說的清楚的。因此教育孩子不要強套某種模式。天下沒有甚麼不變的定律,可以施教於任何一位小孩。同時由於各人的遺傳基因組合不同,而且後天的生活環境也不一樣,所以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人。因此,應該使用不同的方式和態度來教導他們。最重要的是必須尊重孩子的獨特人格,別勉強把孩子嵌進父母覺得是最理想的模子裏。
雖然為人父母,有責任也有權利管教兒童,但是為人父母的,也不能漠視孩子的感受,也應該允許孩子自由表達他們的感覺。這並不會減低孩子們對父母的尊敬,因為他會由此認清,父母給予他這份民主統治下的權利,就是父母親深具安全感,不怕為人父母的地位受到侵犯。
為了維持親子間堅強而深遠的關係,讓孩子們知道父母真正了解他們的感覺,是最好的方式。不要只是虛應故事說一句:「我瞭解你的感覺。」,應該把對孩子的感覺轉化成為孩子們的語句說出來,也就是試著積極的設身處地的為他想,並且順著孩子們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
自己覺得為兒女犧牲了很多的父母,並不能真的對孩子好,想要做理想的父母,除了要有恒久的忍耐與愛心之外,瞭解孩子,深入孩子的內心才是最重要的。道森博士說:「知識、常識與愛心是撫育孩子的三寶」其中最重要的還是愛心。詩人桑塔納耶說:「徒具聰明不是智慧,閉上眼睛,馳騁在心靈曠野,相信心靈才是智慧」,讓我們為人父母的一起共勉一起努力吧,和諧的家庭才是人生快樂的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