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他的兴起最初与音乐有密切关系。所以,词又称“曲子词”。最初是民间词,从中唐开始,填词的风气已从民间传播到文人社会中来。晚唐五代,文人词就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李煜就是重要的代表作家。 李煜,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公元961年嗣位,历史上称其为南唐后主,在位十五年。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军攻破金陵(今南京),他出降,被俘到汴京(今开封),封违命侯。在被俘后的几年里,他一直过着“以泪水洗面”的生活。据说,他在生日七夕于住所中作乐,又填词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句子,这就是中国词史上著名的《虞美人》名篇。后来,宋太宗用药把他毒死。李煜很有文学修养,又通音律,词史上特别肯定他在亡国后的创作,“眼界始大,感慨遂深”的评价,正是词人对词是“艳曲”传统的一种突破。那些描写亡国之痛,故国之思的作品,在中国词史上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就是他的代表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 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 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是李煜被俘到汴京后所作。词中所抒写的是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词的上半阙,倾诉往事不堪回首。“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春花,秋月,本来是良辰美景,但在这里,诗人一句“何时了”蕴涵着难以言说的苦衷。所谓“了”,了结,结束。自然的变化,可以说是年年春花,岁岁秋月,大千世界,就是在这永无休止地变化中,形成一种变化的永恒。但是,诗人一反常态,心烦意燥地总是希望扰人心烦的东西快快结束。为什么?后句暗示了诗人的心理“往事知多少”。也就是说,因为一看到春花秋月,就有无数的往事涌上心头,想到在南唐时身处帝位,欣赏春花秋月的美好日子,真是不堪回首。所以,由于心理上的“怕”而反人之常情。实际上恰恰反映了人在痛苦、磨难之时,回首往日快乐的时光,是对人的灵魂的最大折磨!“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词的开篇,本来就写诗人深怕处在美好的时光,引起他无法忘怀的往事,可是“小楼昨夜又东风”,“小楼”是指诗人的囚身之地,“昨夜又东风”,是说昨晚隔着囚窗似乎又感到那徐徐东风飘进来,盎然的春天又来了。这一个“又”字,用得非常贴切,它表明在被囚禁生活中,这不是初次感觉,也就暗示了诗人的铁窗生活亦非一日。上阙最后一句,明白点出“反常”的原因。 过片“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两句紧接上片结尾“故国不堪回首”。上片整个是在说金陵的故国生活不堪回顾,而下片一开始,正是把诗人胸中最关怀、最留恋、最伤痛的那份抹不掉的思念可以说从心里自然流淌出来。“雕栏”、“玉砌”都是指代他过去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宫殿,也就是说,那过去曾居住过的宫殿台阁都依然还在,但是,由于时间的流逝,那房屋的油漆已经脱落变色,而言外之意,还有更深一层,今非昔比,国破家亡,江山易主。可以说这是“朱颜改”的痛苦话外音。在这种惋惜、痛悔的声音中,忆物伤怀,所包含的情感,就远不止一个曾经是帝王的思想情感,就帝王而言,又何尝没有痛思前非的自谴?而由此引发出来的带有普遍的感情激荡,在词的最后两句,达到了完美的体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自问自答,一个“问君”二字,不仅是叩问自己的灵魂,而且它也辐射出更多给读者联想的余地,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人间的愁绪何其多也,繁复多样,诗人能把这本来很具体但绝对抽象、不易说清、不易描述的情感,形象感人地表述给读者,实在是相当困难的。但李煜在此确实表现出一位文学大家的手笔,把人世间那只能可感、只可意会但很难言说的愁绪,形象、逼真、摸得着、看得见的传达出来。他把自己的千顷万斛的悲愁,比喻成滔滔奔腾的东流的江水。由这江水,使读者感受到他的愁象长江之水一样,水不止愁亦不止;水之深愁何尝不深?李白诗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写得也很生动,但它的意象还只是揭示愁绪之不断;屈原《九章》中有“惟郢路之辽远兮,忧与愁其相接”,也只是李诗的意境。比起李煜的词来,在表情手段上,可以说稍逊一筹。 用明白浅显的语言,表达如此深刻内容;本来抒写的是古代帝王丧失一切的痛苦情思,却能感染历代广大读者。不能不说它的秘密在于清真意切,悲情相通。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