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苑 > 邓荣进散文集

我到了北京之十三:戒台寺

作者: 鄧榮進    人气:     日期: 2005/7/29


我到了北京之十三:戒台寺

北京好友邢愛文伉儷,知道我喜歡參觀名寺及古剎,當我在北京的時候,特別一大早四點多鐘就開車到「北京飯店」,帶我到各廟去結緣。一個上午一共帶我去了三個名剎;分別是「潭柘寺」、「戒台寺」和「白雲觀」。一路上邢大妹子又為我買了許多有關的書籍,中午帶我去「大柵欄」看我在「大宅門」電視劇中早已想看看的「同仁堂」,晚上又帶我上「鴨王」去吃烤鴨,如此的盛情,實在讓我無以回報。

我們是在晨曦中出發的,一路上看到許多在做晨間活動的人,我記得這條路的方向與去蘆溝橋的方向大致是相同的,一大清早車行非常的順暢,車子在山腰上行走,風景也很怡人,很快的我們就到了「戒台寺」,因為賣票的工作人員還沒有到,因此我們就繼續往上開,將車停在「潭柘寺」的停車場,便在附近找了一個類似賓館之類的地方先吃早點。在紐西蘭每天所看到的早點都是三明治與牛奶,如今看到了早已習慣了的,而且很想吃的豆漿、稀飯與小菜,感覺上真是非常的好。

「戒台寺」始建於隋代開皇年間,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原名「慧聚寺」,明朝英宗皇帝賜名為「萬壽禪寺」,因寺內建有全國最大的佛教戒壇,民間通稱為「戒壇寺」,位於北京西門頭溝區馬鞍山,距離市區三十五公里,是自河灘去「潭柘寺」的必經之路,在寺外遠觀,摩崖造像群、摩崖刻字、石牌坊、墓塔群,以及眾多神秘幽深的古洞,似眾星捧月般地散布在紅牆綠瓦的古剎周圍,使「戒台寺」形成了一個方圓數里,既有巧奪天工,又有自然天成,景點眾多,情趣各異的旅遊名勝景區。

離區政府十一公里,西靠極樂峰,南倚六國嶺,北對石龍山,東眺北京城。寺院坐西朝東,海拔三百多米,佔地面積四點四公頃,建築面積八三九二平方米。殿堂隨山勢高低而建,錯落有致。整座寺院既有北方寺廟巍峨宏大的氣勢,又有江南園林清幽秀雅的情趣,既有濃重的宗教文化色彩,又有神奇秀美的自然景觀,不僅是中國佛教一座著名的寺院,同時也是一處久負盛名的旅遊勝地。

歷史上的「戒台寺」在中國佛教界占有重要的地位,由於寺內的戒壇可以授佛門的最高戒律菩薩戒,因而成為中國佛教的最高學府之一。一進入「戒台寺」,其正殿是大雄寶殿,前面是天王殿,後面是千佛閣。千佛閣位於「戒台寺」大雄寶殿後面的台基之上,原是寺中最宏偉的建築。千佛閣寬二十一米,進深二十四米,為三重簷樓閣式木結構建築,殿頂採用了古建築最高等級的「大五脊廡殿式」,閣內供有盧舍那銅質佛像和一千六百八十尊小佛像,是名符其實的千佛閣。後因年久失修及地質原因,其牆體向北傾斜,殿頂漏雨,被有關部門定為危險建築。一九六五年,有關部門曾決定落架大修,但由於種種原因至今沒能修復。

戒壇大殿是中軸線的北院,殿宇雄偉,是寺中主建築之一,殿內漢白玉三重戒台,高三點五米,呈正方形,底層二十三米見方,壇基雕刻精美,環壇雕刻著數百個一尺多高的戒神。其中有廿四尊高三尺,戴盔貫甲,神態威武的戒神,是群像的領袖。壇上有新塑的釋伽牟尼坐像,原像於一九七三年移往浙江天台山國清寺。像前有十把雕花木椅,即和尚受戒時「三師七証」的坐位,殿內巨匾乃是乾隆親筆所題「樹精進幢」。

我在戒壇大殿的殿門上方看了一塊「選佛場」的匾額,起初不甚明白其意,後經說明才知道,在這兒所受的戒是菩薩戒,這是最高的戒,相當於已經讀完了研究所,因此是有資格被選出來當「佛」的,所以叫做「選佛場」,導遊告訴我,因為這三個字是袁世凱寫的,後人因為對他的所為不滿,因此將他的名字給塗掉了,因此這塊扁上面就沒有落下款,到底是真?是假?則不得而知。步入戒壇大殿,舉目上觀,天花板令人眼前一亮,大殿屋頂正中有個巨形的「藻井」,縱深處分為兩部分,上部圓形,下部方形,象徵「天圓地方」。

下部方形的「井口」,四周雕有許多小「天閣」,天閣上又雕出許多小佛龕,佛龕上有圓形小門洞,洞內有飾金木質佛像,其奇巧之設計,嘆為觀止。同時藻井上層的圓形部分,正中穹頂是一條倒掛木雕「團龍」,與四周穹壁所雕的八條「升龍」呼應,形成「九龍護頂」的神奇效果。一定要提的是用青石砌成的「品」字形戒臺。臺分三層,依次遞升,每層戒臺都有「須彌座」,三層戒臺合起來便象徵了佛徒聖地「須彌山」了。每層「須彌座」都有雕飾,工藝細膩,紋理舒暢之極,體現高超的水平。 

隋朝的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崇信佛教,因而促進了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在當時的幽州,今北京地區也興建了幾座佛寺,「戒台寺」就是當時修建的,不過當初規模不大,至唐武德五年,西元六二二年,正名為「慧聚寺」。唐代會昌年間,唐武宗喜好道教,佛寺基本上全部毀廢,「慧聚寺」也因此而荒廢。遼代是「戒台寺」歷史上的鼎盛時期。遼代咸雍五年,西元一0六九年,著名的佛教律宗大師法均和尚來到了「慧聚寺」,他見「慧聚寺」雖久失修,帶領自己的徒弟,廣募資財,用了一年多的時間,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和擴建,並在寺內建造了一座供說法傳戒之用的大型建築,這就是現今人們所見到的有「天下第一壇」之稱的「戒台寺」的大戒壇,經過法均對「慧聚寺」的整修和擴建,基本上奠定了「戒台寺」今天的建築格局。

當年,遼道宗召見了法均大師,讓他在宮內講經說法。遼道宗把自己親手抄寫的「大乘三聚戒本」,稱為「御制戒本」授予法均大師,並封其「崇祿大夫守司空」的高爵。這件「御制戒本」便被佛教界公認為是律宗正統代表的信物,凡持有「御制戒本」的人,就是律宗學派的領袖,因而這件「御制戒本」就成為了「戒台寺」住持壇主歷代相傳的「鎮寺之寶」,同時也奠定了「戒台寺」成為我國北方佛教最高學府和律宗聖地的崇高地位,「戒台寺」也因此而聲望日隆,香火繁盛。法均大師於遼太康元年,三月初四圓寂,遂將「御制戒本」傳給了其大弟子裕窺和尚,裕窺繼任為律宗學派的領袖,「戒台寺」的第二任住持壇主。裕窺和尚在「戒台寺」開壇傳戒四十年,在當時的燕京聲譽極高,被朝庭封以「檢校太尉」的高爵。遼天慶六年,裕窺律師寂化,遂將「御制戒本」傳給了其師弟悟敏。天慶九年,遼天祚帝召見了悟敏,賜其穿紫袈裟,並賜其德號為「傳戒大師」。

朝代更迭,遼亡金興,但「戒台寺」依然香火鼎盛,繼續保持著律宗領袖的崇高地位。到了金熙宗時,悟敏因自己年老力衰,而將「御制戒本」傳給了其同門師弟悟銖,繼續弘揚律宗佛學。悟銖曾任燕京管內右街僧錄,他繼任「戒台寺」第四任住持壇主之後,金熙宗召見了他,賜其穿「紫袈裟」,並賜其德號為「傳菩薩戒文悟大師」。悟銖在「戒台寺」繼續開壇演戒,弘揚佛法,在燕京佛教界威望極高,是當時著名的佛學大師,後於金貞元二年圓寂。

元代「戒台寺」最著名的僧人是月泉和尚。皇慶二年西元一三一三年,月泉和尚任「戒台寺」住持,在此期間,他整修寺院,增修產業,種植樹木,綠化荒山,並擴大了寺院的規模,此外他還「開堂演法」,弘揚律宗佛學。元代末年,由於戰亂,聲名顯赫的「戒台寺」受到了極大的損傷,幾近荒廢。

明代是「戒台寺」發展史上一個重要時期,明代帝后大多信奉佛教,對於名播四方的「戒台寺」尤為青睞,由皇家出資,對「戒台寺」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整修和擴建,使這座古剎形成了現在的格局,今天的「戒台寺」基本上保持了明代的風貌。在明代,朝廷把「戒台寺」置於皇家的直接控制之下,住持壇主由皇帝親自選派,並大多委以僧錄司的官職,寺內開壇授戒,必須有皇帝的敕諭,從而奠定了「戒台寺」在中國佛教界的重要地位。

宣德九年西元一四三四年朝廷撥出重金,委派當時著名的律宗大師知幻和尚主持,對「戒台寺」進行了長達七年的大規模整修,不但重修了天王殿、大雄寶殿、伽藍殿、祖師殿等主要殿堂,而且還增建了經堂和僧舍,整修了山門和圍牆,於是「廊廡龍象,煥然一新」。正統元年,西元一四三六年,英宗皇帝朱祁鎮召知幻和尚進宮,對他不辭勞苦,整修「戒台寺」一事加以褒獎,授其以僧錄司左講經之職。正統五年,明英宗為「戒台寺」親題寺額,將「慧聚寺」改名為「萬壽禪寺」。

英宗皇帝命知幻大師在「戒台寺」開壇演戒,並欽命無際、大方等十名高僧為傳戒宗師。知幻大師開壇傳戒,弘揚佛法。知幻大師被尊奉為明代「戒台寺」欽命住持,第一代開山大壇主。

明成化十三年西元一四七七年,由朝廷出資,再次對「戒台寺」大殿等主要殿堂進行了長達兩年的維修。成化十五年六月二十二日,憲宗皇帝朱見深應司設監太監王永的奏請,寫下敕諭,為「戒台寺」劃定了四至,明令對「戒台寺」進行保護,嚴禁官員軍民諸色人等擾害寺院,盜伐樹木,牧放牛馬,作踐山場,私開煤窯,毀壞寺基,此外還加封當時「戒台寺」的住持德令律師為僧錄司右覺義,並將這道敕諭鐫刻成碑,立於寺中,將「戒台寺」直接置於皇家的保護之下。

嘉靖二十九年,西元一五五0年,由御馬監太監馬玉出資,再次對「戒台式」進行了為期七年的大規模整修。明代是「戒台寺」歷史上的輝煌時期。

每年的四月初八佛誕日」,即佛祖釋伽牟尼的生日,「戒台寺」開廟半個月,舉行盛大的浴佛大會,僧俗人眾紛紛趕往「戒台寺」,馬鞍山上沿古香道兩側搭起了蘆棚,做生意的、進香的人們摩肩接踵,熱鬧非凡,從而形成了當時北京市民的一種風俗,稱為「耍戒壇秋坡」。明代的「戒台寺」地位崇高,香火鼎盛,聲名遠振,規模龐大,是我國北方的一座重要寺院。

清代是「戒台寺」歷史上的又一個重要時期。清世祖康熙皇帝、清高宗乾隆皇帝曾多次來到這座千年古剎,進香禮佛,遊玩留住。在此期間撥款重修殿宇,題寫匾聯,賞銀賜物,撰文賦詩,這些對於保護寺院,繁盛香火,提高「戒台寺」的地位,吸引布施等方面都起了很大作用。康熙二十四年,西元一六八五年,康熙皇帝巡視西山,在「戒台寺」駐輦。
「戒台寺」又稱「戒壇寺」,夙以「戒壇、奇松、古洞」而著稱於世。戒壇肇建於遼代咸雍五年,與福建泉州的「開元寺」、浙江杭州的「昭慶寺」的戒壇共稱為「全國三大戒壇」,而北京「戒台寺」的戒壇規模又居三座戒壇之首,故有「天下第一壇」之稱。

「戒台寺」的古樹名木甚多,僅國家保護級古樹就達八十八棵,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古松。這些古松或經人工修整,或自然天成,經過了千百年風霜雪雨的磨礪,形成了各種奇特的造形,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是歷代文人雅士讚詠的寵物,明清時期,「十大奇松」就已經聞名天下。古詩贊曰:「潭柘以泉勝,戒台以松名,一樹具一態,巧與造物爭」。如今,只要沿著戒台殿前高台上,就可以看到南北排列著五棵奇松,其名如下;一、抱塔松:這棵松主枝從高台橫空伸出,宛如一支舒展長臂,將台下聳立的古塔攔腰抱住,故而得名。二、九龍松:一樹九幹,猶如九條游龍昂首向空,欲飛上藍天,令人稱奇。三、臥龍松:樹幹出地,忽而橫臥,忽而枝杈交錯,猶如形象逼真酣睡的巨龍。四、自在松:該樹枝葉婆娑,如同一面巨型羽扇,似向游人示意舒展自如,臨風自在。五、活動松:此樹聞名遐邇。其枝杈錯節,相互疊壓、纏連,一枝搖動,全樹皆晃,還發出瑟瑟音響。樹下石碑鐫刻著乾隆皇帝三次吟誦此樹之詩文。 除此名松外,寺內松樹很多。由於松柏密布,微風徐來,形成「戒台寺」內特有的「戒台松濤」的景觀。曾有遊人以詩頌贊寺內之松:「慧聚寺內多古松,綠蔭壓地禪院清。古剎古松古跡勝,遊人遊此遊興濃」。

「戒台寺」的後山為石灰岩構造,億萬年來在雨水的侵蝕下,形成了許多天然溶洞,洞中的石鐘乳和石筍構成了千奇百怪,美不勝收的造型,有龍躍、有魚游、有獅坐,石乳所凝也,給人們留下了無數神奇的傳說和美麗的遐想。這裡的部分山洞曾經過人工修整,而建成石窟寺,是當年寺內部分高僧靜修的地方,像這樣密集的石窟寺岩洞群,在北京地區,這裡是絕無僅有的一處。

「戒台寺」所在的馬鞍山一帶盛產煤炭和石灰石,數百年來,附近的百姓采石燒灰,挖洞掘煤,已經威脅到了這座千年古剎的安全。康熙皇帝了解到了這種情況,為了保護「戒台寺」,親筆撰寫了「萬壽戒壇碑記」,明令保護這座千年古剎,並鐫刻成碑,立於山門殿前。晚清時期,道光皇帝的第六子,恭親王奕訢,因朝庭內部的權勢傾軋,曾到「戒台寺」「養疾避難」,留住長達十年之久。在此期間,奕訢出資整修了寺內的部分殿堂,改建了自己在寺內所住的北宮院,使之成為了一座環境優雅,景色秀美的「寺中花園」。奕訢將北宮院改名為「慧聚堂」,因院內廣種牡丹花,所以人稱「牡丹院」。

一九五七年十月二十八日,「戒台寺」被北京市人民委員會定為北京市的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十一月,從門頭溝的河灘至潭柘寺的公路建成通車,途經「戒台寺」,從而為「戒台寺」的旅遊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一九七七年,北京市政府決定修復「戒台寺」,一九八0年投資三百五十萬元,開始對「戒台寺」進行大規模的整修。修繕了殿堂,重塑了佛像,整修了道路,增添了齊全的旅遊服務設施。

一九八二年七月,北京市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上通過「北京市建設總體規劃方案」,把「戒台寺」列為重點建設的旅遊景區之一。同年八月日,「戒台寺」開始重新接待遊客人,十二月二十五日正式對外開放。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十五日,經國務院批准,「戒台寺」升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九七年底,經有關部門批准,「戒台寺」進駐了僧人,開始恢復宗教的活動。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手机版





上一篇:我到了北京之十四:潭柘寺
下一篇:我到了北京之十二:盧溝橋


[文章搜索]
新西兰房地产


新西兰房地产,新西兰华人中介
免费公众号推广,精选微信文章浏览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