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苑 > 以文会友

風骨雜談端午節

作者: 立言    人气: 2682    日期: 2013/6/24


    端午節前,女兒回紐休假,要求與媽媽一起包粽子。我一諾無辭。

    一向認為端午節包粽子的文化內涵遠遠大於大快朵頤——母慈女孝、家庭溫暖、文化傳承……2300多年前,屈原大夫懷沙自沉,捨生取義,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以身殉自己理想的楷模,千百年來為人所景仰,遂留下了端午節包粽子、劃龍舟祭奠屈原的傳統風俗。似我庸庸後人,雖不及高山仰止,但能將泱泱華夏延續幾千年的文化傳統持守一鱗半爪,也算不辜負那片生我養我的故土。

    千百年來屈原一直傳頌不衰,歷代統治者標榜他的多是“以身殉國”,“愛國主義”,將“國”淩駕于一切道德之上,因此即使是文革當年,吃粽子紀念屈原的風俗也未遭批判而銷聲匿跡。然而國破山河在,中國歷史上的“國”都是家天下,一姓相襲的政權到腐朽崩潰時要求臣子們以身殉國到底理由不足,就是國君,殉國者彪炳史冊的也就是一個明朝的崇禎。“一人之下”從廟堂到草莽,主張“聖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的“漁父”(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還是占了絕大多數。

    愚意以為,屈原本人慷慨赴死,更多的是殉自己的理想。

    如果他對楚懷王及繼位的頃襄王父子沒有徹底失望,就不會在絕筆《懷沙》中悲憤的寫道:“古固有不並兮,豈知其故也。湯禹久遠兮,邈不可慕也。”(古代聖賢生不同時,哪裡知道其緣故?商湯夏禹已太久遠,遠得無法仰慕。)一生的理想與追求“雖九死其猶未悔”,不可不謂之堅固,卻因昏庸誤國的君主與黑暗的官場傾軋而被放逐漂泊,見強虜壓境,生靈塗炭,玉石俱焚……見山林幽幽,鄉路遙遙,生亦何歡,死亦何苦!

    屈原千百年來被人們懷念,崇敬,正在於他的人格超群,在於他的風骨可鑒。

    現代人已經很不明了什麼叫作風骨了。風骨一詞出於漢末,風行于魏晉。劉勰《文心雕龍 風骨》對其做了詳細的闡述。風骨就文而言,指文辭的風采與內容的和諧統一;就人而言,指人品的頑強與剛正的氣質,所謂“士可殺不可辱”;所謂“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所謂“君子之處患難,必定其心而不能使為外物所動搖,必廣其志而不能為細故所狹隘,則無所畏懼而安於所遇。”;其實文如其人,為人遠比為文重要,沒有人的風骨,何來文章的正氣呢?建安七子的佯狂憤世,慷慨悲涼;李白的天馬行空,奇絕瑰麗;東坡的清新豪健,朗闊放達,又豈是拘泥於戲說悲歡,勾心鬥角,炫富濫情乃至刺激血腥的流行作品能望其項背呢?

    在這個金錢與物欲橫流的世界,“風骨”一詞早已如一枚零落成泥的秋葉,被湮滅在商業社會文化的喧囂、淺薄、媚俗、功利之中,早已被時尚的人們棄之如敝履,被曲解,被蔑視,被譏刺,被踐踏殆盡……然而時尚總要過去,風骨作為高尚的美學與道德追求,作為中華文化的特質之一必然會隨著民族血脈的繁衍傳承下去。個人的理想、道德情操、風度氣韻、為人處世、生活點滴,都離不開風骨。厚德載物,千古不變。一個有風骨的人,才能贏得人們的尊敬。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一個個有風骨的人,才構成了中華民族的脊樑。

                                                 14 June 2013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手机版





上一篇:暗夜桃花
下一篇:右邊•星期一


[文章搜索]



新西兰房地产,新西兰华人中介
免费公众号推广,精选微信文章浏览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