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总理明日访华,华社领袖齐发声:超越贸易,更要坦诚对话

澳纽资讯 编辑精选

题图:新西兰总理Christopher Luxon。 Photo: RNZ / Marika Khabazi

(《澳纽网》综合RNZ编译报道)新西兰总理克里斯托弗·卢克森(Christopher Luxon)将于明天(6月18日)开启其为期三天的访华之旅。在这次备受瞩目的访问前夕,新西兰华人社区的多位领袖纷纷发声,他们在认可并期待两国经贸关系进一步加强的同时,也共同敦促总理在此行中能够拓宽议题,推动更深层次的人文交流,并以公开透明的方式,与中方领导人坦诚探讨包括人权、地区安全在内的敏感议题。

根据行程安排,卢克森总理将在6月18日至20日访问上海和北京,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强等最高层领导人举行会晤。总理办公室表示,此行的重点是扩大与新西兰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贸易往来,并加强两国在教育和旅游领域的联系,同时也将讨论双边关系以及关键的地区与全球性问题。

广告 | Advertisement

在澳纽网做广告 | Advertise with us

经贸先行:签证新政“预热”,商界寄望深挖合作潜力

在卢克森总理访华前夕,新西兰政府于上周日宣布了一项新的签证便利政策:持有有效澳大利亚访客、工作、学生或家庭签证的中国公民,将可以免签证访问新西兰,停留时间最长为三个月。这一举措被视为是为总理访华营造积极氛围的“预热”之举。

新西兰中国旅行社总经理、新西兰中华总商会执行董事李丽莎(Lisa Li)对此感到“非常兴奋”。她表示,来自中国的旅游业正在复苏,但仍远未达到疫情前每年超过40万人次的水平。“我认为在总理访问前宣布这一消息,时机非常好,绝对会激起公众对新西兰的关注,”她说,“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呼吁如何简化我们的签证政策……我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事半功倍’的例子。”

作为商界代表,李丽莎相信总理的访问将为新西兰的出口商带来利好。“我相信此行相关的活动将围绕我们的食品和饮料出口展开,我们新西兰的优质产品将吸引大量关注。”

奥克兰华侨会所主席David Tai也认为,新西兰可以扮演好中国“食物篮”的角色。“我们在农业方面做得非常好,效率很高,”他说,“问题在于如何增加产量,而中国恰好拥有我们所需要的巨大市场体量。”


广告 | Advertisement

在澳纽网做广告 | Advertise with us

人文交流:从毛利战舞到留学教育,搭建理解之桥

除了经贸往来,社区领袖们也强调了人文交流在构建两国关系中的重要性。

新西兰华人协会全国主席Paul Chin非常看重此次随同总理出访的毛利战舞(kapa haka)代表团所能带来的文化交流价值。“我认为,与总理同行的毛利战舞代表团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有助于加强两国间的融合与相互尊重。”

David Tai也指出,中国留学生的存在对于增进两国之间的相互理解至关重要。“很高兴能有中国学生在这里。我相信通过教育,有望能改善两国间的理解。”

坦诚对话:呼吁不回避人权、安全等敏感议题

在寄予厚望的同时,多位社区领袖也发出了理性的呼吁,希望总理此行能够展现新西兰在外交上的成熟与原则性,不回避敏感和争议性问题。

Paul Chin认为,双方领导人开诚布公地讨论问题至关重要。“我们听说了关于库克群岛的安排,我认为如果我们能看到一些支持可持续发展的会谈,那将很棒,”他说,“我认为关于人权问题的平衡立场总是需要讨论的……我们始终支持强有力的接触。”

他特别强调,对于新西兰来说,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卢克森总理在结束访华后,将前往欧洲参加北约峰会,并与多位北约领导人举行会谈。“我们听说了新西兰在有关AUKUS的讨论中参与了北约的会议,”Paul Chin说,“我们希望看到这种参与能够被建设性地阐述……并努力避免疏远任何一方的合作伙伴。”

“我认为,人们越多地谈论事情,就越能把事情摊开来讲,而不是避而不谈,因为那样会开始引起猜疑。如果你能做到公开和透明,那总是好的。”

奥克兰华人社区领袖Richard Leung也表示,总理的访问是加强信任、贸易和社区联系的绝佳机会。“这些访问不仅仅关乎贸易,它们关乎建立信任、文化理解以及一种能惠及包括我们华人社区在内的所有普通新西兰人的、平衡的外交关系。”

他鼓励卢克森总理能够带着信心和关怀来领导这次访问。“这次访问是一个机会,展示像我们这样的小国也可以在世界舞台上做到强大、有原则且具有建设性,”Richard Leung说,“以正确的方式,与中国建立一种互相尊重、着眼未来的关系,对每一个人都有好处。”

分类: 澳纽资讯

(即时多来源) 新西兰英语新闻 New Zealand English News

广告 | Advertisement

在澳纽网做广告 | Advertise with us

 8,07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