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总理卢克森今日启程访华 国内“亲善”与“警惕”两派激辩

澳纽资讯

题图:2024年11月,新西兰总理克里斯托弗·卢克松将在秘鲁利马会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图片来源:Pool / Chris Skelton

(《澳纽网》综合RNZ编译报道)新西兰总理克里斯托弗·卢克森(Christopher Luxon)于今日(6月17日)上午启程飞往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他承诺将在全球“波涛汹涌的水域”中继续采取“深思熟虑”的路线。然而,在他出访之际,新西兰国内关于如何处理对华关系正展开一场激烈辩论,多位前政要甚至联名发信,敦促政府改变方针。

卢克森将此次访问置于两国“复杂”但“成熟”的双边关系阶段,以及当前以色列与伊朗公开交战的紧张国际背景之下。他将先后到访上海和北京,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强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举行高层会谈。

随同卢克森乘坐国防军波音757专机出访的,还包括一个由28名商界领袖、媒体代表以及一支获奖卡帕哈卡(kapa haka)表演团组成的代表团。

前政要联名发信 吁勿采取“对抗立场”

就在本月早些时候,包括前总理海伦·克拉克(Helen Clark)、杰弗里·帕尔默爵士(Sir Geoffrey Palmer),以及前国会议长、国家党前部长戴维·卡特爵士(Sir David Carter)和前储备银行行长唐·布拉什(Don Brash)在内的一批前政要,联名发表了一封公开信。

信中敦促卢克森政府放弃对华“对抗性立场”,并警告称,不必要的对抗可能会给新西兰与这个最大贸易伙伴的关系带来“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卡特爵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担心本届政府低估了对华关系的重要性,并以澳大利亚的经历为鉴——外交紧张曾导致中国对其实施贸易限制。“那将对新西兰农业非常不利,”他说。他还认为,总理的这次访问“早该进行”,“他越早去那里越好。”

政府与专家反驳:须正视“中国威胁”

然而,政府及部分专家对此观点表示强烈反对。中国问题专家、坎特伯雷大学教授安-玛丽·布雷迪(Anne-Marie Brady)认为,公开信的作者们忽视了中国对新西兰构成的“直接威胁”,并赞同本届联合政府在寻求共同点的同时“正视分歧”的“谨慎”做法。

自2018年以来,新西兰情报机构已多次点名中国从事包括网络攻击和间谍活动在内的恶意活动。2023年新西兰外交贸易部的战略评估也强调了“一个更加自信的中国”,并将“太平洋战略平衡的潜在转变”列为对地区和新西兰自身安全的严重关切。

外交部长温斯顿·彼得斯(Winston Peters)在回应公开信时,称其论点“陈腐”,并重申新西兰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我们期望所有国家尊重这一点,以及我们持有不同意见的权利。”

卢克森淡化分歧 称关系“成熟可预测”

面对国内的激烈辩论,即将出访的陆克森总理本人则试图淡化紧张气氛。他在出发前接受采访时,将两国关系形容为“非常冷静、深思熟虑、体贴、一致和可预测的”。

“在有分歧的地方,我们会公开地、私下地、持续地、可预测地提出来。”这一措辞与他的前任克里斯·希普金斯(Chris Hipkins)和杰辛达·阿德恩女爵(Dame Jacinda Ardern)的立场高度一致。

对于前政要们的批评,卢克森不以为然地回应道:“伙计,我只想说……你应该少听点前政客的意见——或许该听听那些现在竞技场里的人的看法。”他表示,自己“完全不担心”两国关系可能破裂或遭受经济报复,并称这种想法“有点简单化了”。

经贸合作仍是主调 签证便利化释善意

尽管存在分歧,但经贸合作依然是此行的核心议题。随团出访的新中关系促进委员会主席约翰·麦金农(John McKinnon)表示,两国关系“运作良好”,尤其是在贸易领域。他认为,教育和旅游业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卢克森也表示,此行对于深化与中国的贸易、提升新西兰在华知名度存在“巨大的机会”。“我们带了一些我们最大的食品饮料公司,以及旅游和教育部门的CEO们。这是一个向中国经济展示和建立我们这些行业知名度的机会。”他特别提到中国拥有“5亿中产阶级”,他们对新西兰的优质产品有强烈需求。

就在出访前夕,联合政府宣布了一项对华签证便利化试行政策,允许持有澳大利亚有效签证的中国公民免签访问新西兰,此举被视为在访问前释放出的积极善意。

在结束为期三天的访华行程后,陆克森将继续飞往欧洲,出席年度北约峰会。

分类: 澳纽资讯

(即时多来源) 新西兰英语新闻 New Zealand English News

广告 | Advertisement

在澳纽网做广告 | Advertise with us

 12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