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 华文文化沙龙

他 乡 遇 新 知

作者: 范士林    人气:     日期: 2008/11/13

常言道,他乡遇故知。可是在远离故国的纽西兰,想遇到昔日故友实在是难上加难。年纪渐增,活动渐少,圈子渐小,交往不多,很无奈。本文题目中的新知,不是仅指来纽后新近结交的朋友。多年来我在民风敦厚,爱心洋溢的纽西兰结交了不少朋友,其中有我的同胞,有白人,有毛利人。我这里所说的新知,重在这个“知”字。是指虽然原本不认识,但是来自同一个城市,生于长于同一片乡土,年纪相仿,读过同样的书,甚至有共同的文化艺术爱好,有相似的经历和感受,等等,但可以有不同的观点。这样的新知,难求!

自从与纽西兰著名专栏作家文扬先生因一篇文字之缘相识之后,又有机会参加了华文文化沙龙话动,有幸结识了一批良师益友,他们都是纽西兰华文文化界的名笔,使我获益匪浅。无论南太兄的敦厚文雅,大卫王的热情豪爽,谢德馨先生的博学,东方客的文思如泉,都不能说是此处所说的“新知”,理由一如前述。

天不负我,一次文化沙龙的聚餐上,恰巧与年长我七岁的金晓泉学长比邻而坐。席间相谈甚欢。方知金先生与我同乡,都是苏州人,于是马上改用“吴侬软语”攀谈起来。谈话中得知他住苏州肖家巷,离我所住的中街路虽不甚远,但当年全市并无公交车,步行需约四十分钟,坐黄包车也得半个小时。

那天聚餐是送东方客回上海小住,席间众文友对联吟诗,畅谈时事,又有徐丽涛女士宣扬家政党的政见引起众人关注,与金先生未能深谈。只知道他痴迷苏州评弹,这一下,共同的语言更多了。乃相约改日前往造访。

金老先生以八十五高龄,精神矍铄,步履矫健,十分健谈。这天我如约前往拜访,他已将准备和我一起欣赏的几盒评弹碟片准备好。有各种流派,几代艺人的专集。金先生对评弹极有研究,两人一边欣赏一边品茗叙谈。他感慨评弹听众日少,曲高和寡,担心有失传之虞,为此他发表了一篇文章《苏州评弹》,介绍了评弹的发展史及其鼎盛时期,呼吁有关文化部门抢救这门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而我亦曾写过一篇《苏州旧话》,其中介绍了苏州的深巷水乡,茶馆,书场和评弹艺人。叙谈间忘了时间流逝,不觉已夕阳西沉。乃起身告辞。临行时先生赠我他汇集英语教学成果的大作一本,并为我题词鼓励,真使我有受宠若惊之感。

这天下午,我们谈了苏州的民风民俗,园林民宅,名胜古迹,风味菜肴,昔日的街巷市井。无巧不成书,我们前后相隔不久先后从苏州前往上海谋生,又于一九五零年几乎同时离开上海北上投入新中国的建设,他赴天津执教,我到了辽宁。我们共同经历了抗战前的民国时期,日伪时期,一九四八年的“金圆券风暴”,解放初的上海二六大轰炸以及历次“运动”。我们自幼背诵过相同的书。最有趣的是,我两人都有“听专书”的不光彩的历史(评弹书场散场前的最后一档书开始之前,可以不买票进去靠在后面墙壁上站着白听书,进去的都是一些穷书迷,而最后一当书,往往是压台戏)。我们从学校出来,背着书包,直奔书场而去。两人聊到这里,仿佛当年余音绕梁,回肠荡气的弹唱声声又在脑际响起。又回到了孩提时代。六十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读者诸君看到这里,该知道我的“他乡遇新知”里的“新知”的意思了吧。是不是相见恨晚呢?那倒不必,就当做早已认识不就结了?

金夫人是一位俄罗斯人,七岁来到中国定居,在中国读书,成长,说一口普通话,来纽西兰定居已十年多。金先生伉俪四代人定居纽西兰,是一个幸福的侨民之家。难怪老人家笔耕不息,他是要把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在他乡发扬,融会,交流。大家可以读他在华页报上的专栏《笔友三翁》,其中他的《月下蠡河》读者众多,即将在中国改编成连续剧。可见先生笔力不凡。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手机版









上一篇:巴克蘭的古宅
下一篇: 奥巴马当选总统是黑人的胜利吗? ——试论今日美国的种族问题


[文章搜索]





新西兰房地产,新西兰华人中介
免费公众号推广,精选微信文章浏览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