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訪華以前美國駐華使館發佈了一款關於美國總統首次訪華的紀念海報,海報中奧巴馬的中文譯名更正為歐巴馬。這是歷史上第一次一個國家的駐外機構為自己的總統發佈中文譯名,我則認為不但必要,而且應該形成制度,並值得各國效仿。
除了日本人的名字有自己的中文外,其他國家的人名翻譯成中文時基本上是音譯。音譯有兩個問題,(一)同人異名。因為中文同音字多,音譯時容易產生同音不同字的譯名,比如:奧巴馬在臺灣是歐巴馬,昂山素姬在臺灣是翁山素姬,阿羅約在臺灣是雅羅育等等,同一個人的中文譯名在不同的地區判若兩人。(二)近音尷尬的譯名。外文名字中有的音節在中文裏很難呢找到同音的字來代替,只能用相似字或音節來翻譯名字,就容易產生尷尬的名字。例如,新西蘭總理名John Ken {名John (音jiang) 姓 Ken(音ki)},本來是個普通而好聽的英文名字,但他的譯名是約翰.基。由於中文裏沒有與“ki”同音的字,就譯成了“基”。但這個譯名看上去那麼彆扭,叫起來則是另外一個人,與本名大相徑庭。我個人認為“蔣.肯”更接近他的英文名。
鑒於中英文譯名中存在的差異,每當有新總統上臺時外交部門考慮發佈一個標準的中文譯名就十分有必要。各國政府的華裔因素和懂中文的人士日益增多,為自己的元首謀劃一個通順的譯名不是件困難的事情,何樂不為?就像澳大利亞懂中文的總統陸克文,他的英文名字Kevin Rudd,是他自己將多音的姓Ruud簡譯成了單音的“陸”,中文名字就成了好聽、好叫的“陸克文”。
美方更正奧巴馬的中文譯名,說明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西方各國的領導們在與中國打交道時開始考慮到了自己的名字形象,這是一件好事。遺憾的是我在讀國內有關歐巴馬訪華的有關報導時,任然是“奧巴馬”多於“歐巴馬”。這麼一來中國不能“令行禁止”的壞習慣也因此昭告天下,也算是”城門失火,殃及魚池”的後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