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是中国文化中的珍贵遗产,是一种使人越读越爱而外文又几乎无法翻译的文学形式。我每到一个地方,首先要欣赏那边的对联,如果有的话。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地方对联的水平,可代表这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水平。
今天要讲的两副对联,我并未从任何建筑物或书本报刊上见到过,而是小时候听老者口述的。所以无法从其他文字材料上来考证。当然,如果其他读者朋友曾见过与之有关的资料而不吝赐告,则不胜感激。
1945年秋是中国人民欢庆抗战胜利的时候,在前国民政府首都南京,人们更是通过各种方式来庆祝中国人民八年浴血抗战终于打败日本侵略者。据说有人在门上贴了这样一副对联来欢庆胜利——“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此联的意思明显是:“中国终于胜利打败日本侵略者,南京重新庆贺成为首都。”看得人莫不激动叫绝。试看,上联用三个国名,如翻成外语毫不相干,下联用三个城市名,翻成外语相互之间也毫不相干,没有意义。而在中文对联中,上下联相互对应,工整自然,含义丰富深刻。上联末字“本”为仄声,下联末字“都”为平声,符合对联的平仄要求。上下联各六字两两对应。“谓语”都在中间二字,且动词“克”、“庆”前面的“捷”、“重”刚好作为“状语”,实在妙绝。其进一层的含义是,八年抗战中,日本人占领了中国首都南京,并肆无忌惮地屠杀。那时日本人多么疯狂,可实际上是弱智、短视,完全想不到这是暂时的,好像南京和中国大片土地就永远属于他们的了。可是,历史规律不可抗拒,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胜利者。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发动战争的暂时强大的“胜利者”最后失败,这副对联也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
第二副对联讲的是古代文官武将在文字上相斗的故事。一天,一批文官乘坐着一艘摇橹的大船在一条河上航行。忽然,后面有一艘扬帆的船赶了上来,想超过文官的船,好像去执行什么紧急任务。但文官的船一直不急不慢地在河中间走着,就是不让。后面扬帆前行的船上乘坐的是一些武官,终于忍不住了,但也不能强行冲撞,后来大家想出了用对对联的办法来决定该谁先行。武官将此办法告诉了前船文官。文官一听,哈哈大笑,立即就信心十足地答应下来。于是,后船上的一员武将高声说出上联:“双艇并驶,橹速不如帆快。”文官一听,“橹速不如帆快”,表明上讲是摇橹的船不如扬帆的船走得快,你们应让我们先行。但是其又谐音“鲁肃不如樊哙”,鲁肃是三国吴的文臣,樊哙是项羽手下的武将,这分明是说文官不如武将。文官十分气愤,但沉吟良久,也未对出适当的下联,只好靠边让后船先行。
走了一段路程之后,文官们忽听岸上有奏乐之声,十分悦耳,顿时一个文官吟出了下联:“八音齐奏,笛清哪比箫和”,众文官齐声叫好,“八音”对“双艇”,“齐奏”对“并驶”,“笛清”对“橹速”,“箫和”对“樊哙”,都很贴切。且表面上讲笛声清脆比不上箫音的柔和,谐音却是“狄青哪比箫何”。狄青是宋朝武将,萧何是众所周知的汉初刘邦手下名相。言“狄青哪比箫何”,也就是说武将不如文臣。但是,尽管下联已经对出,又很精妙,然而武将的船早已走远,文官的船已赶不上了。
这副对联表面上是讲文武相斗,互不相让,实际上不仅表达了文武官员应该互相尊重,团结互让,而且也表明了中国自古以来许多文武官员都是有学问的,都对中国的对联文学深有造诣,不可相互轻视。另外,也可以这样认为,这副对联又反映了文臣武将之间相互以对对联的方式决定谁先谁后,只是一场有品味的对联游戏而已,不一定就代表文武相轻相斗,反而是反映了文武相促,和谐竞争的友好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