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江河
作者: 文扬
人气:
日期: 2011/6/15
我本人的那一篇《中华保守主义思想纲领》完成于2008年年底,不少奥克兰文友的手里都有这篇东西的打印稿。
2009年初,事业上的同事寒竹也写了一篇同样题目的长文。自此,我们这几个自称为“中华保守主义者”的人,有了关于这个学派的基本文件。
若将一个思想流派比喻为一条渐窄渐宽、时急时缓的溪流,那么最初的基本文件就犹如是溪流源头处刚刚融化的涓涓冰水。虽然只是轻轻滴落,但却开启了一个前途无限的征程。
2009年年底,以《中国力》一书为标志,“中华保守主义学派”有了第一本著作。
2010年5月,“春秋综合研究院”和“中国力研究中心”相继成立,“中华保守主义学派”有了自己的机构。
至此,初看起来那一股随时会自生自灭的细流,已走出了干涸的荒原,开始邀请附近的支流加入进来,汇成大河。
上一周,“中华保守主义学派”在香港召开了第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它向世上所有的思想流派宣布:我们将成为一条新的江河。
香港媒体本周以《新保守主义要寻找第三道路》为题,报道了这个事件。报道说,“由‘中国力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研讨会,假香
港喜来登酒店小会议室闭门进行,邀请来自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Overholt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讲座教授Meyer等美国、新西兰、澳
洲多国的十多位中外理论家、学者参与。其中的华人理论家主要是新保守主义的代表,包括旅美政论人士寒竹、旅居新西兰的《新西兰联合报》社长兼总编文扬、前
美宾州州长助理,州长亚裔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潘涵、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萧功秦、旅居澳洲十多年的华文媒体人龚鸽灵、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深圳大学教授阮
炜等。作为中华新保守主义的代表,这次研讨会是这个学派的首次集体亮相。”
“华人保守主义思想家散见于社会各个领域,撰写文章发表观点。集中讨论研究,要形成一股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新力量,这还是第一次。”
报道说,“寒竹和文扬共同创办了‘中国力研究中心’,希望能够复活在中国思想界消失了半个多世纪的保守主义政治思想,改变左翼思想在中国一统天下的局面。文
扬对媒体说:‘我们的构想是重建政治光谱,将蓝色光谱开发出来。一个正常的社会,红蓝要平衡,而不是相互取代。倡导新保守主义,是要培育正常的政治生
态。’”
报道说,“文扬解读,中国的保守主义离不开中国近代的建国这个历史。‘红色建国我们把它当成一个重要的现代化成就和政治遗产。但
在红色建国的过程中,中国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革命党为了凝聚社会力量建国而压垮了市民社会,在文化大革命时就完全没有公民社会了。建立公民社会是保守主
义的重要任务,这个立场是很鲜明的。’基于中国百年来的历史和现实,中华保守主义对中国社会的红色基因和执政党的红色给予有条件的认可,但是,中华保守主
义本身在中国社会的光谱之中是蓝色而非红色。中华保守主义并不试图用蓝色的政治光谱来取代红色光谱,而是在认可执政党、自由派和新左派的红色光谱的条件
下,让蓝色的保守主义在中国有一席之地。”
从三年前的几篇文章开始,小溪终于汇成了河流。世人见证,这是一条蔚蓝色的河流,它从曾经消失的地平线上走来,面对着平原上奔腾不息的红色汪洋,它要开拓出自己的一方思想天地。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