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大門牌坊
古人有謂﹕"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又有謂﹕"中國黃山﹐人間仙境﹐真正妙絕﹐到者方知。"
如今阿爽自黃山歸來後﹐倒覺得﹕黃山美景說不清﹐奇松怪石我心傾。
想當時不識黃山真面貌﹐皆因身處雲海中﹔回家後反復瀏覽明信片與音像磁碟﹐再次舊夢重溫﹐細心欣賞其迷人美景﹐仍覺回味無窮﹐意猶未盡 ﹗
根據<黃山導游圖>介紹﹐黃山位于安徽省之黟縣﹐秦代時稱"黟山" 。 相傳唐玄宗李隆基篤信軒轅黃帝曾率浮丘﹐容成在此山煉丹﹐故自天寶六年(約947年)開始﹐黟山改稱為"黃山" 。黃山南北長約四十公里﹐東西寬約三十公里﹐其中一百五十四平方公里為風景區﹐號稱五百里黃山。黟縣有"小桃源"之稱﹔中外專家學者更譽為"東方古羅馬。
黃山以雲海﹐奇松﹐怪石﹐溫泉四絕而著名于世﹐陳毅元帥稱之"天下第一奇山" 。2001年11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名錄之一。
黃山附近的"湯口鎮"為最富有的村子﹐村民生活純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或採茶或製造小工藝品為生﹔當日我只花了一元半的人民幣﹐就在黃山腳下的紀念品小店內買了一柱刻有"迎客松" 的拐杖﹐預備上山之用﹐還幾經轉折﹐帶到北京﹐登上長城後再把它帶回家來﹐正好作個黃山紀念 (註)。
記得上山前﹐導游警告我等﹐黃山觀景禁忌是﹕"大景不放過﹐小景不留連﹔拍照不用慌﹐先對身後望。"既然如此﹐我也懶得以傻瓜相機取景﹐索性于山腳買下成套的亮麗明信片﹐上山前先欣賞那專業攝影師鏡頭下的黃山﹐果然是不同凡響﹐美景連連﹔但見春來群山蒼翠﹐繁花如濠r夏來流泉飛瀑﹐鳥語花香 ﹔秋則丹楓如火﹐煙繚雲湧﹔冬則皓雪晶瑩﹐銀裝素裹﹐瓊花玉樹﹐四季美態盡迴異。難怪乎古人謂﹕"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此言非虛。
因高于海拔﹐黃山終年霧濃雨重濕度大﹐雲霧成海﹐故而又稱"雲海" ﹔有人甚至譽黃山是"無言詩"﹐也是"立體畫"。的確﹐漫游其中﹐白雲伴你同行﹐仿彿與你談心﹐果真如夢似幻﹐令人飄飄欲仙﹗
黃山共有七十二峰﹐峰峰出奇﹐山山迴異﹐奇特秀麗﹐峰高坡陡。其中以"蓮花峰"居第一﹐高1864米﹐主峰突兀﹐拔地而起﹐直沖雲霄﹔"天都峰"其次﹐高1810米﹐氣勢雄偉﹔古人視之"群仙所都" 故而名"天都"﹔"始信峰" 又次之﹔小巧玲瓏﹐凸出絕崖﹔古人謂﹕"登上此峰後﹐始信黃山天下奇"﹐故名"始信峰" 。 登此峰必須沿白鵝嶺右邊下行﹐途中岔口有一古松名"黑虎松" ﹐右過"連理松" ﹐"仙人橋" 始達"始信峰" ﹐並得見"豎琴松"及"探海松"﹔據說這些挺拔蒼勁﹐高聳入雲的黃山松已有八百多年歷史﹐最為著名是"迎客松"﹐ "望客松"﹐"陪客松"與"送客松" 。北京人民大會堂之安徽廳內那巨型鐵畫就以"迎客松" 的形像製造而成。
黃山美態自天工﹐遠觀近看各不同﹔像那大塊獨聳于懸崖峭壁﹐高十餘米的怪石"飛來石"﹐ 走過另一山頭﹐換另一角度看﹐ 卻成了一顆"大仙桃" ﹔可謂神奇妙絕﹗ 再沿"黑虎松" 邊石階下到北海﹐散花塢中又有一巧石﹐上端生有一松﹐盤桓如花﹐稱之"夢筆生花" ﹐相傳詩人李白因無法登山﹐夢中得見此松﹐故名之。
不得不提的是黃山日出的奇景。有人說﹐于黃山北海觀日出﹐非太陽喚醒人們﹐而是人們驚動了太陽。的而且確﹐為了 幦∽罴盐恢茅o人們不惜徹夜不眠﹐冒著寒風夜露﹐半夜三更佔據山頭﹔只為觀看那旭日徐徐東升﹐美妙絕倫的一霎。
最後僅抄錄下黃山旅游諺語選﹐以供讀者參考﹕
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 拍照不用慌﹐先對身後望。
不到獅子峰﹐不見黃山蹤。 不上天都峰﹐等于一場空。
不上蓮花頂﹐等于未看景。 不登光明頂﹐沒見黃山景。
不到始信峰﹐不見黃山松。 不到文殊院﹐不見黃山面。
不到松谷庵﹐回去心不安。 翡翠谷中行﹐盡觀彩池群。
白雲居前望﹐黃山變了樣。 不進西海門﹐難見怪石群。
散花塢中游﹐奇秀逼人留。 翠微峰前走﹐秀色處處有。
釣橋庵前游﹐好景無盡頭。不上貢陽山﹐不到黃山邊。
登上湯嶺關﹐好景放眼看。黃山芙蓉峰﹐秀色最集中。
九龍瀑連潭﹐雨季最好玩。皮篷好景多﹐洞天好名揚。
喝杯毛峰茶﹐提神往上爬。洗個溫水澡﹐高山不疲勞。
註 ﹕2002年8月7-10日﹐筆者應南京師� 大學邀請﹐出席"第三屆中文電化教學國際研討會"﹔會後于11-13日游黃山﹐帶著紀念拐杖再赴北京登長城﹐遊故宮﹐天壇﹔ 途中還經轉折﹐ 至8月23日始回紐。
(稿于08-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