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者文摘

春日说花神

作者: 李盛仙    人气:    



  俗传农历二月十二日是百花生日。清代蔡云有诗云:「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红紫万千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讲的正是百花盛开为花神祝寿的景象。

  百花对美的诱发力是十分强烈的。花披艳彩,使人悦目;花溢奇香,令人气爽;花展雅韵,启人神迷;花舞柔姿,诱人联想……人们在花的境界中得到美的享受,获得高雅情趣。人们对花的注情,莫过于历代文人墨客了。他们玩味和吟咏百花,弄出许多趣闻轶事来,从而造就出十二个月的花神来。正所谓「日日有花开,月月有花神」了。

  一月——兰花神

    屈原他亲手在家「滋兰九畹,树蕙百亩」把爱国热情寄托于兰花,并赞兰花「幽而有芳」,且常身佩兰花,故后人把兰花视为「花中君子」和「国香」,把兰花作为高尚气节和纯真友谊的象征。一月花的品种还有长春菊、水仙花、一品红、梅花、蟹爪兰、君子兰、雁来红等。

  二月——梅花神

    林逋他终生无官、无妻、无子,隐居西湖孤山,植梅为妻,畜鹤为子。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句,被赞为神来之笔。梅花被誉为「国魂」和「花魁」,把它视为敢为天下先优秀品德的象征。二月的花还有仙客来、瓜叶菊、金盏花、红梅、山茶花等。

  三月——桃花神

   皮日休他在《桃花赋》中赞扬桃花为「艳中之艳,花中之花」,并以古代许多美人作比拟,使人见了桃花,犹如见到美人。由此桃花常被作为吉祥美好、美满爱情的象征。三月的花还有金鱼草、报春花、四季海棠、白玉兰、木瓜、碧桃、白樱桃、西洋杜鹃等。

  四月——牡丹花神

    欧阳修他遍历洛阳城中十九个花园,寻觅牡丹佳品,写有我国第一部栽培牡丹的书《洛阳牡丹记》。牡丹花朵硕大,花容端丽,素有「花中王」之称,后人把它作为「繁荣富强,和平幸福」的象征。四月花还有杜鹃花、松叶菊、剪春梦、丁香、樱花、玫瑰、月季、三色堇等。

  五月——芍药神

    苏东坡他赞「扬州芍药为天下之冠」。任扬州太守时,看到官方举办「万花会」,损害芍药,滋扰百姓,便下令废除「万花会」,受到百姓拥护。芍药是表示相互的爱情和友谊的象征,五月花还有霍香蓟、蜡菊、天竺葵、天人菊、波斯菊、广玉兰、金银花、栀子花、黑种草等。

  六月——石榴花神

    江淹他写《石榴颂》云:「美木艳树,谁望谁待?……照烈泉石,芳披山海。奇丽不移,霜雪空改。」石榴「千房同膜,十子如一」,成熟后微微绽开一点红唇儿,笑向人间,所以人们常以石榴作礼品,祝其子孙发达、前程无量。六月花还有醉蝶花、长春花、万寿菊、小丽花、矢东菊、野百合、象牙红、茉莉花、蛇目菊等。

  七月——荷花神

    周敦颐他的散文《爱莲说》高度赞扬荷花品种:「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莲花成为廉洁清正,不同流合污的道理规范的化身。七月花还有蓟罂粟、马利、倒地铃、扶桑花、百日草、金鸡菊、曼陀萝、石竹、一点樱、牵牛花等。

  八月——紫薇花神

    杨万里他咏紫薇云:「谁道花无百日红,紫薇长放半年花。」道出了紫薇优于百花的特色。八月花还有一串红、县花、半枝莲、福禄考、绒缨菊、金光菊、虞美人、矮牵牛等。

  九月——桂花神

    洪适他对桂花情真意切,咏诗道:「风流直欲占秋光,叶底深藏粟蕊黄。共道幽香闻十里,绝如芳誉达千乡。」我国人民向来用桂花表示友好、和平和吉祥如意,青年男女则以桂花表示爱慕之情。九月花还有鸡冠花、千日红、白兰花、茉莉花、紫茉莉、凤仙花、牵牛花、霍香蓟、翠菊等。

  十月——芙蓉花神

    范成大晚年居故里苏州,随地就势筑亭建榭,遍种芙蓉,写有《携家石湖拒霜》、《窗前木芙蓉》等赞美芙蓉,后人谓芙蓉二妙:美在照水,德在拒霜。民间视其为夫妻团圆之物。十月的花还有香石竹、一串红、美女樱、彩叶草、天蓝绣球、金鸡菊等。

  十一月——菊花神

    陶潜弃官归隐庐山后,种菊呤诗自娱。「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他是第一位颂扬菊花为「霜下杰」的人。「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菊花已成为坚不可摧充满生命活力的象征。十一月花还有龙舌兰、大丽花、非洲菊、美人蕉等。

  十二月——水仙花神

    高似孙写的水仙花前赋后赋千余言,把水仙花描写得十分美丽可爱,现人们还以水仙为「纯洁爱情」的化身。十二月花还有腊梅、马蹄莲、仙客来、藏报春等。  



手机版


网友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暂无评论, 做评论发表第一人



上一篇:姑苏风情
下一篇: 品瓜赏联两相宜





[文章搜索]

:::::::
所载文章的版权属于原版权人,特此声明。
:::::::
 

澳纽网有赖您的支持,感谢您的意见
 

 




免费公众号推广,精选微信文章浏览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