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舞在新西兰
去新西兰之前为了现学现卖,跟舞蹈团的老师学习了一段孔雀舞—---《月光下的凤尾竹》,在新西兰,这舞蹈可派上了大用场。
亚洲文化节上,这个舞蹈一亮相,就赢得不少关注,西方舞蹈风格多数是热烈奔放或是经典静谧,没有太多柔美,所以孔雀舞成为特受好评的舞蹈,一支舞结束,立刻有人赞美然后问“你的胳膊难道没有骨头吗?”
《月光下的凤尾竹》后来被邀请到马来西亚驻新西兰大使的换届告别晚宴上演出,也获得一致好评。
给小学生上中国传统舞蹈课是最开心的事情,小家伙们是Raumati south 小学6年级的学生,大大的眼睛,卷卷的头发,个个都是洋娃娃。而且小家伙们活泼好动,非常热情。
当小家伙们排着对走进排练厅的时候,看到黑头发的我身穿长袖的舞蹈服装,个个神情兴奋的“哇哇”直叫,最调皮的一个小胖子从队伍里跑了出来和我握手,自我介绍说:“我叫杰克,很高兴见到你。”像个小大人。听到老师的指令,小孩子们都齐刷刷的都坐在了地上。扬起小脸全神贯注在我身上。
大概是小家伙们从来没有见过非常柔美的孔雀舞,跳完一曲,他们看得入迷,然后才想起来热烈的鼓掌。
接下来的步骤,是找几个学生学习简单的孔雀舞的舞蹈动作,每个人都奋力得的举起小手希望让我点名。看着他们清澈的眼睛,真不忍扫了他们的兴,于是我叫所有的学生起立,跳起“龙首舞”。大家欢呼了一声,统统跳了起来,排好了队伍,像模像样的舞蹈起来。
整个课堂,我被120多个小家伙的热烈情绪感染着,小家伙们被东方舞蹈的特有动作吸引着,跳着喊着舞蹈着,非常开心。
最让我惊讶的是,课程结束的时候,一个蓝眼睛的小女孩跑了过来,亲了我一口,并且代表大家送上对我的感谢。光是看她的小模样,心里面就软软的,冷不丁接受这样的感谢,快让我幸福的晕了过去。
课程结束后,走在小学校园里的我成了名人,上过课的男孩女孩都大方的打招呼:hi Sunny,或者伸出的小手做出孔雀的手势。让我飘飘然了好一阵。学校的老师也非常感谢我带给他们特殊的一课,写来温馨的卡片。几天后去中国餐厅吃饭,一个小boy认出了我,跑来和我合影留念。 每当看到他胖胖乎乎的小手比划着孔雀头的照片,我就想起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心里觉得倍加温暖。
新西兰人本身没有太多的历史,毛利舞蹈和岛舞“草裙舞”就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新西兰人对本土的土著文化爱护有加,很多大学特地开设了毛利舞蹈课程和毛利语言,新西兰航空公司还赞助当地学院的学生到世界各地巡回演出。
因为把自己的孔雀舞教给了大学学生,作为交换我参加了一次毛利舞蹈课。毛利舞蹈大多是反映土著人各个部落之间往来、战斗的情节。部落里来了生人,先是一名强壮的男士赤膊着上身,瞪大眼睛,表情凶狠,拿着长棍,边喊边歌,看看是友好部落还是要准备战斗,那边进部落的人也跟着起歌,或表达友好或表达战斗,然后后面一群人都边舞边歌边喊,场面很是壮观,歌声更是宏大嘹亮。
草裙舞的服装非常迷人,女孩子上身穿着用椰壳做成的胸衣,下身套上草裙,舞蹈起来不停的扭胯扭腰,像曼妙的水蛇,并且越是身材胖的人跳得越好看。
舞蹈专业的学生们特别热情外向,课间休息放开了音乐,学生拉着参观者到场地中间起舞,并且用我们熟悉的“拉歌”的形式来比“舞”一堂课下来,我的腰也扭酸了,嘴巴也笑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