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地區報“Howick and Botany Times”,呼籲本區居民投票,贊成以“Howick”或“Howick-Pakuranga-Botany”為即將合併的這三個地區的命名。上月26日,Manukau市政府舉行公開聽證會,就地方政府委員會為Howick, Pakuranga和Botany三區合併後更名為Te Irirangi事宜聽取當地社區意見。會上,Howick、Pakuranga 和Botany 三個區議會Community Boards聯合抵制地方政府委員會為合併後的大行政區取名為“Te Irirangi”。區議會督促地方政府委員會和地方政府部長將這一大行政區重新命名為Howick或是Howick- Pakuranga-Botany。這一動議在公開聽證會上以340票對8票的絕對壓倒多數通過。
我馬上在網上找到了www.times.co.nz的網址並投票贊成。
作為居住在Botany區近10年的居民,當我得知自己的居住區將更名為“Te Irirangi”,心底由衷的湧上了一種不滿與不平——我們附近不是已經有一條“Te Irirangi Road”了嗎?這條東區通往南區的通衢每天車水馬龍,但我周圍的華人朋友們幾乎無人能將這個拗口的毛利名稱的發音念准——其中包括不少英語程度相當好的、且居住在紐西蘭10年以上的人。
Te Irirangi是19世紀一位毛利酋長的名字,南區已經有兩處分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及地區。我不瞭解他有什麼豐功偉業值得人們如此尊崇與懷念,更不知道他對今日的紐西蘭多元文化有什麼突出的貢獻值得我們——除他的毛利族人以外的其他族裔的居民們緬懷與景仰。愚意一直認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價值觀,各族群都應該彼此尊重、彼此接納、取長補短,才有利於我們這個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國家的發展。另一方面,哪個族群也不應該有特權淩駕於其他族群之上。
地方政府委員會為什麼要用“Te Irirangi”來命名新的大行政區我不想妄加揣測,但我知道在Howick-Pakuranga-Botany地區,亞裔移民人口逐年增多,特別是我居住的Botany區,幾乎全部是新建住宅與道路,但沒有一條街道或社區是以哪位亞裔人士或詞語命名的,這且不說。Howik作為紐西蘭歷史最早的居民點之一,是個有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的地方,這個地名凝聚著本區居民深厚的歷史情感,此外,Botany購物中心曾得過建築設計國際大獎,在國際上有一定知名度,而“Te Irirangi”與本地區的歷史人文環境沒有任何關聯,這是本地居民投票反對“Te Irirangi”的首要原因。另一個眾人很難說出口的理由,就是反對本區毛利文化色彩過重。
毋庸諱言,毛利族群作為最先踏上白雲之鄉的,已經較之其他民族佔有了更多的社會資源,而且利用歷史造成的優勢地位,一直不遺餘力的面向全社會推廣毛利文化。例如今年新年假日,在奧克蘭大橋上,毛利旗與紐西蘭國旗一起飄揚,我想不要說其他少數族群,就是作為人數最多的KIWI,眼看著毛利旗幟與國旗同等地位,心裏也不會處之泰然吧——作為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不是各民族都應該一律平等嗎?基於這個理由,Manukau市政當局拒絕在市政廳懸掛毛利旗,儘管Manukau市的毛利居民人數眾多。
當初移民紐西蘭,就是因為這裏的多元文化與政治的自由與包容。老實說,假若紐西蘭是毛利人的一統天下,相信絕大多數移民都不會選擇這裏作為自己的第二故鄉。再者說,如果不是當年英國早期移民的到來,相信毛利人現在還在穴居漁獵,茹毛飲血,或者在法國殖民者的槍口之下被種族滅絕。毛利人自己原本是移民文化的受益者,就連毛利文字也是當年的英國傳教士以英語為基礎創立的拼音文字,因此我認為,在當今的紐西蘭,毛利文化沒有理由也不應該被置於淩駕於其他族群文化之上的地位。
“Te Irirangi”的命名以8票對340票慘遭敗北,代表了民心民意所向。我相信地方政府委員會必須考慮更改他們草率的決定,不然下次大選時在選票上就要見顏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