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民調,一個有關中國上海鵬欣集團收購Crafar農場的民調。另一個是有關在新西蘭的華人歸屬感的民調。結果都令人驚異地一邊倒:80%的民眾反對收購,95%的華人最後的歸屬是原居住地——中國。
意外嗎?心跳嗎?怎麼回事?有那麼多人討厭中國?有那麼多中國人身在曹營心在漢?別的國家財團收購新西蘭農場,沒問題,偏偏中國公司收購就大驚小怪。原來生活在新西蘭的華人,即使宣誓效忠英聯邦女王,“我的心仍是中國心”。這下可麻煩了,在新西蘭的中國人還信得過嗎?萬一有個風吹草動,我們華人將扮演什麼角色呢?這不是危言聳聽。凡是看到這兩個民調,第一個反應應該就是這樣的。
可是這是真的嗎?如果我們將這大比例的百分比再細分析一下,即便我手頭上沒有民調的細表,新聞裡也沒有公佈出來。但根據我個人的經歷,我並不認為實際的情況有那麼嚴重。
首先看一下收購案,在眾多的反對者中,雖然都一致不贊同,但在這不贊同的背後個人動機卻因人而異。不排除有種族主義者,他們對中國人有根深蒂固的偏見,但這終究是極少數人,在80%的反對者中應是個個位數。大多數人要麼僅僅對中國人經營乳製品的信譽和該公司的經營能力持有懷疑心。(這也怪不得人家,我們的確有三氯氰胺的不良記錄)。要麼不喜歡中國的政治制度,要麼由於在新西蘭的某些華人行為劣跡或不檢而造成負面印象,等等驅使他們在民調中投反對票。但這並不表明他們對整個華人族群抱有種族偏見,因為隨著中國政治制度的改進,在新華人的自我修正。他們對華人的印象會改善,而非一成不變。我認為他們當中的多數還是就事論事,即只是擔心新西蘭的支柱產業權移他國或對有著遺臭名聲的中國乳製品業不信任的觀念,才投反對票的。其實中國在新西蘭其他行業內也有投資,生意做得平安無事,也沒見當地人有多大的反彈。此一事,彼一事,絕不能簡單地將局部的事件拔高為整體的事件。所以這樣的五花八門緣由組成的80%並不能說明什麼。
95%的華人最後的歸屬感是中國這一民調結果,我同樣也有疑問。移民到異鄉,遊子的心境是複雜的,用簡單的是與不是回答一個欲語還休的處境,那是強人所難。我們都是移民,遠離鄉土,身處異國他鄉,深深體驗到思鄉與現實的矛盾。親人的眷戀與這裡的和諧人文、骯髒的故鄉熱土與這裡的優美純淨的家園、早已潛移默化習慣了的社會制度與這裡的寬鬆、理智、透明的公共環境、強按頭耳提面命卻又紮實的教育體系與這裡的啟發式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開放教育、毫無章法卻又“自由”的公共秩序與這裡的自覺、有序的社會境界等等,兩頭都有牽動你心的留戀與心動,你能咬牙捨棄生你養你的家鄉故土,遠渡重洋去一個你並不熟悉的家園安居,那裡必定有吸引你,為你鍾情的魅力所在。河裡的魚兒湖裡的蟹,叫我們移民們如何取捨?你非得要我們答出個子丑寅卯來,就像電影“唐山大地震”裡的李元妮面對巨梁兩頭壓著兩個親生的孩子,你必須選擇救哪個孩子一樣,難啊。這裡的酸甜苦辣怎麼能用簡單的95%來概括呢?
我並不想評判這兩個民調的動機與科學性,我相信他們是認真的、敬業的。我只是想把我第一次看到這兩個百分比時的感想寫出來。因為80%和95%的後面承載著太多的故事。
說一點題外話,中國有句古話:既來之,則安之。花了那麼多的代價,捨棄了那麼重的親情,來到了好不容易才站住腳的異國新家園。還能往哪裡去呢?只有兩條路,要麼前功盡棄走回頭路,返回老家。要麼紮根新大地繼續走移民之路。選擇了後者,就必須安心蛻變為一個新居的當地人,適應那裡的民風,遵守那裡的公共秩序,維護那裡的生活與自然環境,匯通那裡的民族文化與我本民族的文化,真正成為那裡的居民一員。這才是融入主流社會。如果我們只關心我們華人的利益,只為華人的利益爭鬥,而忽視為當地社會貢獻,只索取不付出。再怎麼爭取華人利益也是白費力的。當然華人和當地人會發生矛盾,這是很正常的事,就像當地人之間也會有衝突一樣,共處一個天地難免不鐵勺不碰鍋沿兒的。有了矛盾按正常程式解決罷了,不要動不動就上升到種族歧視的層面。要知道白皮膚或深色皮膚的人與黃皮膚人發生衝突並不等於種族歧視。各種各樣的衝突都會發生,種族歧視只不過是衝突中的極小部分而已。
員警和華人發生摩擦,其中絕大部分與種族歧視無關,只是執法問題。不排除員警有反應過度的行為,但據我所知我們華人不瞭解本地法律環境,習慣用原居住地觀念和處世方法解決糾紛,這應當是引起摩擦的主因。一點小事就在公共場合與人激烈爭吵,這在國內也許奏效,但在這裡很容易被人家報警,華人見了員警,又以為這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激動起來與員警爭辯,或不服員警指令。豈不知這又是嚴重違法行為,因為在事發現場我們必須服從員警的指令,不得違抗,否則員警有權力以防礙警方辦案為由逮捕你。就這樣誤解加誤解,不同的文化衝突越演越烈,最後一件小事會釀成轟動全城的大事。事到如此才反思,悔不應當初,晚矣。希望我們華人及時總結經驗,加速瞭解本地的風俗人情、法律環境,減少誤解,成長為一個合格的本地Kiwi人。我想,只有這樣,以上的兩個民調才會有令人安心的變化。
2011/2/17 於奧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