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和陶克曾經是我的學生。他們來佛堂聽我的免費中文課。那是非常特殊的一堂課,因為意見不和,我的免費課程即將被取消。作為與學生們的道別課,我希望能夠在這群洋人的心中留下一點“很中文”的痕跡。
應珊瑚的要求,在一張小紙條上寫下了我家的電話號碼。揮淚道別,心裡滿是惆悵。
沒想到,這對老人竟然緊追不捨,一個接一個的電話,要求我去他們家裡教中文。因為要照看蔬果店(我們當時在經營的小生意)無暇分身,情急之下我要求曉鳴(我的老公)代替我去上課,他們倆有空也會來我們店裡,讓我給他們補補課。
我們之間的交往並不頻繁,卻一直持續著。直到五年後,2013年初,珊瑚和陶克應我之邀成了我們“母語分享”班的主力老師。不僅如此,他們還帶來了一群老年大學(簡稱U3A)的洋人老太太們,每週兩次來支持我們的活動。
經過近一個月的實踐,發現前來交流的有緣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有很好的文化素養和豐富的人生閱歷。勸學篇中說得好“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面對這樣豐足的智慧財富,自然不肯輕易放過。
漸漸地,我們從簡單的ABC教
學中提升出一個全新的欄目:學唱中外經典歌曲。通過對於歌詞的反復鑒賞和品味,大家對於中英文的領悟都更進了一層。音樂以它獨特的魅力淡化了不同文化之間
的差異,而這些歌舞也成了我們這個群體的特殊語言。不分年齡,不分種族,不分性別,每當音樂響起的時候,大家都隨著旋律融入這份溫暖的關愛之中。
而此後一對一的分組教學,更是拉近了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一切的學習問題都當場得到解決,在一問一答之中,建立起了一段特殊的“師生情”。
正當一切進展順利之際,珊瑚和陶克要去惠靈頓度假兩周。度假對於洋人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就像吃飯穿衣一樣,已經成了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缺少了兩位主力軍,我們的活動還能正常運行嗎?既然無法預知,也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週一的時候,增加了兩位新的洋人老師,這是珊瑚去度假前特地搬來的救兵。因為師生比例不穩定,曉鳴、阿蘭和我不得不趕緊充當學生,讓老師來教,並在事後趕緊通知更多的華人朋友來參加活動。可是週四,卻只來了一位洋人老師PAT。面對十幾個華人學生,從未當過教師的老太太比誰都緊張。我也只能搖身一變,站在了老師的位置上,協助PAT教學。
第二個星期一,社區的資訊發佈會與我們的活動時間撞車了,為了更好地融入社區,我考慮再三還是決定去開會,把難題留給了阿蘭和曉鳴。當會議進入自由交談部分,我就匆匆告別了。當我氣喘吁吁地趕回活動中心的時候,課程已經進行了一大半,而站在教室中間的竟然是珊瑚和陶克。
因為心有所屬,所以身在惠靈頓,卻一直關注著我們每堂課的情況。當從PAT那裡得知她獨自面對十幾個學生的時候,珊瑚和陶克毫不猶豫地把兩周的假期縮短成了一周。當他們的身影出現在週一的課堂裡,當他們從隨身攜帶的皮箱裡拿出大迭自費籌備的教具的時候,除了一次次深情地擁抱之外,我不知該如何來表達自己當下的心情。
“你當初為什麼要免費上門來教我們中文?”珊瑚看著我的眼睛。
“因為我們被很多人關愛著,教中文是我們那時候唯一可以做的事情,所以一切就這樣發生了。”曉鳴的回答很簡單。
“當年我們接受了你們的關愛,今天我們可以同樣來關懷你們的朋友們。”陶克用力握了握曉鳴的手。
原來,種族、膚色、語言這些外在的區別真的不重要,透過表像,當我們直達內心的時候,發現那顆愛心竟然是一模一樣的。能讓洋人朋友們如此牽腸掛肚,這真是我們華人朋友們的幸運和幸福。
鑒
於現有學員們所擁有的高素養,阿蘭和我決定在“母語分享”活動中嘗試著增加一個新欄目:中英文詩歌鑒賞。每首詩歌,將會用中英文兩種語言來朗誦,在古典音
樂的烘托下,身心都將得到了全面的滋養。原本以為東西方文化的交融是一個很大的課題,我們幾個文學愛好者即便有心也一定無力,沒想到,在大家的支持下,一
切都進展得那麼順利。
也許這才叫作“心有所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