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逛书店
寄
居天涯海角的朋友,尤其年紀較大者,對自己出生成長和曾經拼搏“揾食”的地方,經常牽掛在所難免。事實上也總會有些事情必須去辦一辦,掃墓、探親、會見同
學朋友以及重遊舊地等等。故此每隔一段時間,即使與原居地別離不算太久,都會回故地走走。今天社會情況與以前大不相同了,除了返鄉探親訪友,許多有條件的
朋友也會到世界各地走走,領略各國風情文化,以不枉此生。
和
許多朋友一樣,回故里有個基本不會漏掉的活動就是逛書店,並以此為一個樂趣。即使到世界一些地方,對洋文一竅不通,也會帶着好奇心,進書店瞎逛一下,以了
卻心頭之癮。逛書店是從年輕時就有的所謂“雅興”,也不屬於“博覽群書”之輩。對知識各人會有自己的偏好,多數人會側重翻看自己愛好的那一類書,筆者就是
屬於這類,而非“博覽”那麼偉大。
這次返回故地,與往常一樣,抽空去了一下鄰近的深圳,第一件事就是到我喜歡的一間書店,此書店乃由中國海關經營,經常會有一些特別的書。這次也不例外,到書店一看,在哪特設的櫃臺上,就有傳說中王岐山先生推薦給大陸上層閱讀,十九世紀法國著名社會學家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的《舊制度與大革命》(後來發現香港也有繁體本,價格較貴)。此外還有英國人佐治·奧威爾上世紀奚落共產主義的《動物莊園》(Animal Farm)英文版。只要經濟許可,自己習慣會買下喜愛的書,上面兩本並非太貴,當然就買下了。
使
我感驚訝的是,幾乎兩年前已擺在另處書架上的那些仿古精美印製包裝的古籍經典依然如故。對這些書,筆者本來就心儀良久,只是當時迫於行李的重量加上價格不
菲,也就只好割愛。這次看見仍在書架上,於是不由自主地趨前看個究竟。首先翻看後面的價格,發現已打了六折以上的優惠,看來真的已經長期乏人問津呢。於是
下手的衝動“勃然”而生,覺得即使再窮也值得“隱痛”了!結果與店員商討,居然爽快地答應以七五折售與我。於是我僅以幾百元人民幣購得《三希堂法帖》、
《芥子園畫譜》、《中華傳世篆隸書神品》、《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四套仿古精裝印本。想起白領一條平常穿的悠閒褲多少錢?一雙中學生穿的狗屁波鞋多
少錢?在中不溜的飯館幾個打工同仁隨便一頓晚餐多少錢?心理頗為平行。不過在感到“值”的同時,默然之下心中更多的是嘆息!
店
員似乎以不解而又慶倖的眼光凝視我,可能他覺得我有點怪,但又慶倖終於推出了這些無人問津的“垃圾”。看來依然鍾愛這紙上玩兒的,尤其中華文化中傳統內容
的真是相對較少了。也許喜愛的人當中,又捨得把有限銀兩花費在這些似無實際用途玩兒上的,年紀會比較大,不排除海外游子會更多些?
其實大陸愛書、讀書者絕非少數。但今天大陸社會氛圍,多數有錢人行為舉止太牛逼!使得人們有錢、沒錢都得“充”,否則不但沒面子,人家不會把你看作“一棵蔥”,一副窮樣子怎能搞七搞八搞到盤滿缽滿呢?為此人們多數只能全力埋頭於Make Many,把主要精力與關注放在這方面。有了錢也多數先用於享受、擺譜、進行物質上的攀比。尤其年輕人喜愛的偏向已在另類,大量時間放在網上,放在現實問題上。真正關心、喜愛傳統中華文化者主要限於小數研究者,一般民眾能踏實放下浮躁之心,仔細研讀一本這方面書的實在鳳毛麟角。
說來也無可厚非,因為細讀一本與現實關聯不多、味如嚼蠟的書與在網上匆匆查看各種資料,以應實際掙錢之急需,實在有很大區別。
對中華文化的瞭解承傳,我們這一代已經十分不得力,對什麼“國學”之類連基本知識都很貧乏。不知下一代將會如何?歷史靠年輕一代去創造,新一代有自己生活的方式,也必會更聰明,更會生活。似乎無須老朽們“吃飽了撐的”擔心什麼傳統中華文化的喪失!多管閒事?
不
過歷史發展告訴人們,像日本一些人一樣只是經濟動物也不行。更多瞭解自己民族多姿多彩的歷史、更好掌握自己民族底蘊厚重的文化,就更有利提高民族素質。民
族會更成熟,更不浮躁,更經得起社會各種考驗與變動,國家更可長治久安。當然這就有賴於當政者眼光遠大,胸懷開闊,相信人民,提倡人民更好學習中華傳統文
化,同時不懼怕人民全面瞭解整個世界的各個方面。
以往快速發展過程欠缺考慮環境,今天因嚴重污染而認識到環保的重要。如果在全面富強起來以後,才發現國家民族留下不可擬補的問題,可能就晚了。
(二)寻厂商
香港的事辦得差不多了,當晚就趕去廣州。
星期三一早在廣州的賓館起來把窗戶打開,聽到瀝瀝雨聲,下看馬路濕漉漉的,上看老天灰蒙蒙的。雨不算太大,稀疏而均勻,按過去廣州生活的經驗,這是個“長命雨”。不過在深圳已經給《佳達》打過電話,約好今天上午到他們工廠洽談,所以去是一要的。
好在廠裏小姐說可以坐地鐵,在“車陂南”下車就不遠啦。廣州現在交通發展真不錯,四通八達,這個“車陂”在廣州老遠的郊外,遠得一般老廣州都很少人聽過,現在居然通地鐵了。
把該帶的東西都拿好後,就出去找點東西吃,以便吃完就去“車陂南”。
過
對面街向地鐵方向走去,嘩!一條橫街都是買早餐的,熙熙攘攘的人可真不少。久違了,廣州的早晨!記得五十年代初,我還是個小學生的時候有類似的氛圍。我探
頭探腦的看啊看,居然有“瀨粉”!這是廣州以前一種平民很喜歡的食品,類同北方的“疙瘩湯”,但它是大米面做的,不是小塊,而是小短粗條,吃時加上鹹菜
粒,辣椒粉,我想會與吃山西的“哨子面”類同,就是不加肉的。我毫不猶豫地要了一碗,再加一件“牛脷酥”,吃得特別過癮,量也夠。可是阿嬸只收我四塊半人
民幣,這和紐西蘭真的沒法比。
吃
完,按例以八分錢買了一份“參考消息”,到了地鐵口,上了車。等“參考消息”看完也就快到“車陂南”了。不過一出地鐵,這可糟了!外面的雨點實在不小。一
問稀疏的路人,到員村五橫路的廠裏還要走兩里多路呢。這樣的路程不遠、不近,問題是到處在建設,雨下了好久,道路泥濘得很,現在掙錢並非很難的“的士佬”
最不喜歡去。只好耐心攔截,終於有一架願幫個忙,可是到了廠區就放下,還得自己冒雨再找。
終
於找到啦,一看廠子不小,走到辦公室,說明來意,陳道軍負責人把其他人支開,顯得很客氣。隨後他馬上和藹而鄭重強調的是:“我們是廣東省、廣州市政府定點
印刷供應商,我們在印刷前必須檢查所印書本的內容,不能有任何違反有關規定的內容,否則我們也承擔不起這個責任。你知道了,現在還是抓得比較嚴的。你也可
以把要印刷的內容請政府有關管理宣傳、出版的單位檢查,有他們的證明,我們印刷、出口都是沒有問題的……。我們可以代買書號,大約要兩萬多塊人民
幣……。”我感覺自己完全變成了一個國內某廠派出的“業務聯繫員”,當然由於平和的氣氛,我並不會“驚”。只是過去在糖廠出差時的感覺多少悠然返回腦子,
我說:“那我得向我們的領導請示……。”我判定來前原想與該廠談妥甚至來簽個“備忘”什麼的,是不可能啦!
也就二十多分鐘,我告辭了,陳先生很客氣送出門,一看雨還在下,馬上說:“我叫人開車送你到地鐵。”
“嘩……!咁就唔該噻啦!”
一部不差的小轎車開到我跟前,我進車後陳先生還站在門口,不斷地搖手再見,笑容可掬,頗為有禮。
行車中“司機”問我從哪裡來,我照實稟告。
“司機”一開口說的廣東話我一聽就知是廣東興寧客家,因為我老家原來就曾屬於興寧縣,對那裡情況還是比較熟悉的。
於是我問他:“貴姓?”
“司機”說:“我姓賴,但我是跟母親姓,其實我父親姓林。”
“哎呀!”我說:“六百年前,我們同一張桌吃飯的呀!”
客家人對老鄉都有一股親近的習慣,何況還是“同宗”呢。所以“司機”把車停在地鐵入口旁,我們談了起來。
“司機”說:“我地陳生經常出國嘎,個仔而家系美國讀書添……,我比你一張名片,以後多聯繫啦!”從名片上看,賴先生是廠裏一個經理,不是“司機”。應該是陳先生老鄉兼合作者吧?!
碰到了同鄉、同宗,生意上的事儿也许有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