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煎熬的布朗先生,總算在星期二晚上低調宣誓就任奧克蘭市長。雖然他在演講中感激自己的太太,並向其注以深情目光,可是坐在前座第四排的布朗太太,看起來並不感激他,非但面無表情,而且連結婚戒指都不帶。場面因此而顯得有點尷尬,加上觀禮人群中的噓聲,市長就職的政治騷并不成功。
這類政治騷,通常都預期令政治人物給公眾一個良好而深刻的印象,它是一齣戲,總監制就是政治人物背後的Spin Doctor。布朗背後也有這樣一位Spin Doctor,此人叫David Lewis,曾任前總理海倫‧克拉克政治秘書。布朗在與莊小姐的緋聞中能如此迅速脫身,面對惡評如潮圪立不倒,與得到此高人指點有很大關係,英文先驅報早時已對布朗的Spin Doctor作過專訪。
歷史上凡充當Spin Docto者下場都不太光彩,甚至很悲慘,因為身份特殊,所從事的工作又比較微妙,這些人一般不輕易公開露面,布朗的Spin Doctor却反真道而行之坦對媒體,可能也是「紐西蘭特色」吧?!
Spin Doctor並未有正式的中文翻譯,除了「政治化妝師」,香港本地時事評論員蔡子強曾經譯作「司編家」。
他解釋「司編」的翻譯靈感首先來自「Spin」的英文發音,但另一方面,它亦可以承傳中國古代的官名稱呼。《周禮》中有所謂「三司」,「司空」是負責工程的官員;「司徒」是負責官吏人事;而「司馬」則是負責軍事。
至於「司編」,當然是負責「編織」民意了。
作家陶傑建議把「Spin」譯作“扭轉控制”,簡稱「扭控」, 「Spin Doctor」則譯作「扭控家」。扭控是指影響別人對事件的觀感,從而控制事情的發展。
個人覺得「扭控家」比較傳神,扭轉局面,歪曲或掩蓋真相,控制輿論與民意,幾層意思都包括進去了。所以我習慣使用「扭控家」這一譯名。
關於「扭塔家」,蔡子强作過一個概括,「一個『Spin Doctor』的角色和工作就是:研究、處理甚至反過來塑造民意。因應著這些民意,再加上其他政治博弈、選戰勝負等因素和考慮,『Spin Doctor』會通過文字、影像以至議題等等,為政治人物和政府,全方位塑造形象,以便為他們宣傳、造勢和化解危機。『Spin Doctor』甚至會左右政策,直接介入政治過程,最終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影響別人對事件的觀感從而控制事情的發展。」
據說「扭控家」最早出自於一九八四年,列根總統為了參加競選,故需要一班具備政治分析能力和有政治策略的人才,這些人成為溝通社會和政治人物之間的橋樑。這應該是最早期的Spin Doctor。
當領導人的民望下跌之時,令他難以管治一個社會,「扭控家」便會做一些民調, 瞭解市民的所需,然後与傳媒溝通,透過傳媒來宣傳政治人物,巧妙地把傳媒变成工具。
「扭控家」亦邪亦正,有時也會通過種種公關,以巧妙手法隱惡揚善、避重就輕、報喜不報憂、選擇性發放資料、顛倒黑白。布朗市長面臨「婚外情」危機以來,有人一直在「扭控」輿論,「扭控」民意,「扭控」事態發展,雖然手法并不高明,但用來對付善良淳樸的紐西蘭人綽綽有餘矣。
紐西蘭政治圈素來清明与平靜,許多政治人物一旦被發現有問題,在經過与黨派協商以及權衡利弊之後,大多會選擇辭職。如前部長黃徐毓芳,前部長約翰‧班克斯等等,雖然他們有這樣或那樣的錯失,但作為一個政治人物當斷則斷,敢於以辭職作出擔待承當,也是一種素質,一種勇氣。
相對而言,布朗始終不敢直面自己的人格與良心,不願意辭職,為了當一個市長作出一切可能的掙扎,背後又有了「扭控家」的推手,民眾与社會,布朗的妻子与家人都是受「扭控」的對象。這使人們不能不為紐西蘭政治擔憂,在以往的清明与平靜被打破以後,再次面對政治人物的笑臉可掬与甜言蜜語,不能不問一句﹕誰在「扭控」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