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一則微信,內容是昔日人際交往用語,如何寒暄、問候、致歉或致謝,記憶中當年這些都是屬於常識性的做人須知禮節,生活起居,衣食住行都用得著的,如今竟然要重提與倡導,想想都覺得心凉。
國人見面寒暄是一種慰問起居,除了客套還有友愛關心。兒時家中來了客人,家父總是先拱手作揖,迎接來人,若是世交好友,兩人便以兄弟相稱,讓座敬茶,一口一個「兄」,一口一個「您」,一口一個「請」。我是小輩,父母總是吩咐我「叫人哪!」
叫人,即是稱呼,就是我自小學到的第一個常識。人見人,又或若是書信往返,如何稱呼,非常重要。我寫信給家父,習慣在具名下面用「叩首」一語。後來寫信給一位在臺灣的平輩,我又用了「叩首」,他回信說自己不是這個輩份,愧不敢當,婉轉指出我的錯誤,後來我改用「頓首」才相安無事。
從一個人怎麼叫人,怎麼稱呼人,可以看出他的教養------家庭教育和個人素養。懂得叫人,恰當使用稱呼,是一種基本禮貌,日常生活和書信往返,都不能忽視,這本是民國時代小學生必修之課,只不過後來被捨棄掉了而已。
稱呼,可分「稱人」、「自稱」、「對他人稱」、「對他人自稱」這幾種。
「稱人」是指稱呼對方,過去對年長於自己的一般都稱「仁兄」或「吾兄」以示敬意,有姻誼的稱「姻兄」,有世交之誼的稱「世兄」、「世伯」。而自稱則應加一個「愚」字以表謙抑。
「對他人稱」是稱呼与對方有關係的人,應加上一個「令」字。稱對方父母親為「令尊」、「令堂」,兒女為「令郎」、「令嬡」,稱對方妻子為「尊夫人」,對方的朋友為「貴友」。
「對他人自稱」,是對他人稱呼自己的關係人,凡自己家族至親中長輩平輩都要加一個「家」字,如「家父」、「家母」、「家兄」、「家岳」、「家母舅」等等,而家族至親中的小輩,要加「小」或「舍」,如「小兒」、「小婿」,「舍妹」、「舍甥」等等。
對於自己的遠房親戚或師友,就要加「敝」字,如「敝表兄」、「敝友」、「敝業師」等等。
從前的人如何稱呼家人親戚、師友學生、同門同學和其他人,每一種關係的稱人与自稱都有講究。如今通通省略,簡單多了,但也缺少了幾分應有的敬意。
譬如從前的人叫你一句「先生」,他必自稱「晚生」,現在很少人注重這種稱呼人的禮節了。我覺得現今有些人比較喜歡自已稱呼自己是甚麽甚麽,而不是以上談及的通過正確的稱呼,清晰表明彼此的關係,以及對對方的尊重,對自己的謙抑。
當下的人在稱呼中多了一些別的內容,從某某教授到某某院長,從工程師到專家,從作家、畫家音樂家到大師,從秘書長到會長或主席,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更有甚者的是前面還要冠之以「資深」、「著名」或「愛國」等字眼,這在從前是很難想象的。
試想想兩人馬路上见了面,一個說﹕「你好!張資深評論家,你出來買甚麼?」另一個回答﹕「你好!李著名作家,我和馮愛國畫家去大華超市買特價
萍果。」
還有比這更精彩的,某日某校上國文課,老師說:「以後上網發言不要再隨便自稱『筆者』,因為現在除了在電腦上打字,根本沒有人再用鋼筆寫字。」
學生反問:「那要怎樣稱呼才對?」
老師說:「鍵人!」
學生又再問:「那現在智慧型手機用觸控式,也沒有鍵盤,那又要怎樣稱呼才對?」
老師說:「那有何難?叫『觸生』就對了。」
這是一種多么令人印象深刻的寒喧与稱呼啊!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