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華頁》与新華社《亞太日報》聯合舉辦了一次《南端一偶》攝影比賽,經過逐月初選,終在諸多作品中選出了一等獎與二等獎,并於今年三月由兩家報紙分別公佈了得獎名單。
這次的攝影比賽有兩個「不拘」﹕題材不拘,可以拍自然風光、靜物、花卉、動物与人物。器材不拘,可以用單反相機、傻瓜機甚至手機。
參賽作品必須是近期(三個月內)作品是惟一的條件限制。
舉辦本次攝影比賽的初衷,是有見於紐國華人已逾二十萬之眾,大多安身立命,生活無憂,而在華人的視角與鏡頭之中,紐西蘭自然與人文風景又是如何一番意象,的確須要一次展示與交流的機會。
蘇社長的這一設想,很快就得到新華社《亞太日報》與英文《先驅報》的回應,《亞太日報》記者与英文《先驅報》資深攝影記者Edward,慨允擔任本次攝影比賽的評委,本地攝影家周永傑先生與徐洪林先生亦擔任了評委。
五位評委中惟我不是攝影行家,擔任評委實屬僭越,最多只能算是濫竽充數,南郭先生一名。
參選的作品之多,水準之高,實非始料,攝影記者Edward在評選過程中也曾為本地華人中蘊藏著如此眾多攝影好手而感驚訝,通過一張張照片,可以感覺得出作者內心對紐西蘭的熱愛,快門「喀嚓」瞬間,聚集了技術與藝術的結合,不少作者技術嫻熟,能穿透物體表象,賦予自己的照片個性與生命。那是他們通過多年攝影創作的淬煉,加上過人的體力、眼力與想象力所造就的。
經過評委的獨立投票結果,報社方面選出一等獎作品《奧克蘭日出》,作者金天先生,二等獎《欣欣向榮》,作者Edwin Leurg。《華頁》与《亞太日報》均發佈了得獎作品的消息,也通知了獲獎作者。
就在此際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報社及評委收到投訴,指出一等獎作品《奧克蘭日出》是一年前的作品,違反了參賽作品必須是近期(三個月內)作品的規定。
盡管一等獎作品《奧克蘭日出》很出色,也有意見認為比賽重在參與及藝術交流,可否酌情維持原先評選結果,但在核對確認了其拍攝時間違規之後,經大多數評委表態,還是取消了《奧克蘭日出》的一等獎資格,原先的二等獎《欣欣向榮》晉升為一等獎,Jana Luo的《天堂之光》遞補為二等獎。
這個小插曲使《南端一偶》攝影比賽增添了幾分喜劇色彩,眾多作品在技巧与藝術上的接近,孰優孰劣的標準如何界定,反而令我們意識到,這一類的比賽早就應該舉行而且應該堅持下去。
每念及這麼多的華人默默通過鏡頭,運用色光留下紐西蘭美妙瞬間,這一種激情,這一種熱愛實在難能可貴,毋論評選結果如何,不管花落誰家,都值得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