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西兰新闻·旅游·生活·资讯大全。新西兰房地产。Informa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tudy and Liv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roperties.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苑 > 扭转乾坤

吉澳島的石碑

作者: 南太井蛙    人气: 3701    日期: 2015/4/13


  香港的吉澳島只有二點三平方公里,与深圳鹽田隔海相望,住在島上的都是客家人,不久前有一群人到島上立了一塊石碑,這可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紀念碑,因為她是為紀念葬身大海的偷渡知青而立,吉澳曾經是許多偷渡客登陸之處,所以紀念碑就建在島上。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偷渡潮完全可用「慘烈」二字形容之,雖然大陸与香港分別公佈過偷渡客的數字,但是都未能有一個比較準確統計,這一數字有可能是十分驚人的。其實這是一次人道主義危機的難民潮,涉及數百萬民眾生命安危,相比世上各地難民潮有過之而無不及。一群當年九死一生偷渡成功的大陸知青,回到吉澳立碑,哀悼那些投奔怒海不幸死亡的儕輩亡魂,不啻是這個集體失憶的年代里,極其鼓舞人心的壯舉,意義十分深遠,因為這一座很小很簡樸的石碑,對患上集體失憶症的中國人永遠是一個警告與提醒。

我認識一位當年曾經千辛萬苦偷渡往港的朋友,他告訴我盡管自己不厭其煩向兩個孩子講述那段冒著生命危險的經歷,但得到的回應卻是近乎冷淡的極不耐煩,他感到很難過。其實那些在大饑荒年代差點餓死的人,那些經受文革煉獄煎熬的人,一個個歷史事件的倖存者,莫說其家人對曾經的苦難冷漠無知,就連他們本人也出於這樣或那樣的理由,對那些歷史或保持沉默,或拒不吐實,或文過飾非,一些受害者甚至還為施害者辯護開脫。

這也使我想起自己看到的一個回顧中國著名演員的電視節目,那一張張我青少年時代起就熟悉的面影,吸引住了我,但製片人的睜眼說瞎話,很快令我感到惡心想嘔吐起來,這些才貌雙全的演員在自己演藝成就接近巔峰之際,被文革狂潮打入萬丈深淵,不少人失去生命,僥倖活下來的亦被扒掉一層皮。幾十年後在回顧他們演藝生涯時,十年浩劫遭遇竟然就輕描淡寫一語帶過,好象甚麼事也沒發生過,我實在看不下去,只好關掉了電視機。

事後我醒悟到這個充滿謊言的電視節目只是集體失憶的一件行貨而已,它就像那些挂在小康之家客廳里的油畫一樣,是深圳大芬村制作油畫流水線邊,許多人分工你畫樹他畫云彩制作出來的行貨,一個調子,一個模式,且空洞膚淺低劣,全無內容。

集體失憶不難制造,只須一手壓制獨立思考與自由思想,另一手通過審查、控制、篡改、操縱便能達成,經過將人的思想經一番刪除、輸入再重新格式化,就可以在一定范圍一定時間內令一部份人失憶。

女作家珍‧雅各寫過一本名為《集體失憶的年代》的書,她在書中指出,一個曾經悠久而繁盛的文明之所以逐漸凋零,一度領先的文化之所以最終喪失優勢,最根本原因是來自內在的攻擊,這就是對自身文明的輕忽與遺忘。這位女作家對西方的集體失憶憂心仲仲,因為那將會導致本身己處於領先地位的西方文明失去優勢。

如此看來,集體失憶也是一種中外皆有的時代病,只不過令人擔憂的是,他人的有識之士對集體失憶憂心仲仲,只是不甘願喪失領先優勢而已。而一個飽經憂患的民族,自身已在現代轉型中陣痛不止、踟躕躑躅,還對集體失憶樂此不疲,愚民弱智本已夠慘的了,那些專門騙大家的「專家」、無良文人還來灌輸精神鴉片,那才真正可悲可嘆耶!

有鑒於此,他日返港,定往吉澳尋著此碑留住寶貴記憶,因為有些記憶不僅僅屬於個人,還屬於民族,屬於世界。




声明:作者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在澳纽网上发表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手机版





上一篇:中國的「好撒瑪利亞人」
下一篇:攝影比賽的插曲


[文章搜索]



新西兰房地产,新西兰华人中介
免费公众号推广,精选微信文章浏览
 
  © 2024 澳纽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广告服务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