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19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在其官网公布,全球首例转基因食品动物——转基因三文鱼上市了。FDA表示,基于科学结论的分析,转基因三文鱼与非转基因大西洋三文鱼“同样安全”,并且“同样富有营养”,可以安全食用。
美国作为转基因作物种植第一大国,转基因作物获得FDA批准上市已经屡见不鲜,譬如今年3月20日FDA就又批准了美国爱达荷州辛普洛特公司(J.R.Simplot Co.)的6种土豆,以及加拿大奥卡纳根特色水果公司(Okanagan Specialty FruitsInc)的两种苹果上市。然而,此次来自AquAdvantage公司的转基因三文鱼获批还是引发广泛关注,因为这是全球首例获得官方批准的转基因食品动物,也是历史上第一例获得FDA批准养殖上市的转基因动物,意义重大。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并无相关法律要求转基因产品贴标签表明“转基因”身份,需要标明的是食品的产地和食物营养属性。然而,FDA同样注意到“消费者希望知道他们所吃的东西里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所以FDA发布了两份指导性文件,以引导“自愿对其产品进行转基因/非转基因区分的生产者对其产品进行标识。”
(FDA官网原文链接:FDA Has Determined That the AquAdvantage Salmon is as Safe to Eat as Non-GE Salmon)
很多人此时的心情是这样的:
“美国FDA是怎么办事的!转基因鱼能吃么?吃了不会长四对鱼翅么?”
然而FDA的科学家认为,这都不是事儿。FDA严格的实验表明,AquAdvantage转基因三文鱼,人和动物吃了都没事儿。
“FDA拿美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当儿戏!不负责任!”
事实上,FDA2010年就完成了转基因三文鱼的食品安全评估,并于2012年发布了环境影响声明。然而,从完成评估到最后决定,FDA用了整整5年,据FDA的说法,这是因为批准首例转基因食品动物,所以非常谨慎,但很多美国人认为,这背后肯定有政治或利益因素驱使。“阴谋论”当然有市场,但从FDA公告上或其他任何证据上都没法看出来。
很多人认为,转基因要试验几代人才能算是“安全”。这听起来无可厚非,但未免有点“双重标准”。我们现在吃的食物,几乎都是育种的产物,从安全性上来说,转基因导入的东西、用的材料都是明明白白的,远比各种“传统”的育种可控。然而,“传统育种”出来的品种,有多少经过几代人的检验?
“美国人食品卫生标准还是低,欧洲人肯定不吃转基因的东西。”
对于转基因三文鱼来说,暂时是的……(不然怎么是全球首例嘛)。可是……欧盟委员会在今年的4月24日宣布,批准10种新的玉米、大豆、油菜、棉花等转基因食品和饲料在欧盟上市,有效期为10年。此外,还有两种转基因鲜花获准进口,7种上市“许可证”到期的转基因农产品获得欧盟委员会续批。在此之前,欧盟已批准了58种转基因食品和饲料在欧盟上市,其中包括玉米、棉花、大豆、油菜和甜菜。转基因动物走上欧洲人民的餐桌,恐怕只是时间问题。
“管他FDA怎么批,反正我不吃。”
很多美国人也这么想,一些环保团体在FDA门口打出了“No to Frankenfish”(拒绝怪鱼)的标语,并表示全球已有1,005,491人支持反对转基因三文鱼行动。应该说,任何消费者都有选择的权利,笔者也尊重他们的个人意愿,但用妖魔化的语言进行宣传,似乎有些越线了吧。
“养的转基因三文鱼跑了怎么办?”
如前所述,FDA早在2012年就发布了AquAdvantage三文鱼的环境影响声明,公告了其对环境的安全性。为了以防万一,FDA在此次公告中还特地说明:“由于AquaBounty公司采用陆地养殖设施进行人工养殖,因此这些三文鱼极其不可能有机会跑到野生环境里。”另外,上市的都是三倍体无生育力的雌性,即使流入自然,它们依然无法繁衍。三倍体绝育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从香蕉到鲍鱼,早就司空见惯,安全得很。
“绝育就意味着养殖户只能向这个公司买鱼苗了,这是个大阴谋。”
转基因三文鱼如果在单位时间的产量上有很大优势,未来一旦普及开来,确实会占领相当大的养殖市场份额。假定只有AquaBounty一家做,真有可能形成垄断,但只有开发自己的转基因产品,加入市场竞争,才是有效的应对。另一方面,如果产量的提高足够大,反而有可能提供立法空间,减少野外捕捞,从而保护自然种群,维护野外三文鱼的多样性。
那么,此次AquaBounty公司的研究人员,到底对三文鱼动了什么手脚?
作为西餐最广为人知的名贵鱼类之一,三文鱼因其肉质鲜美、口感爽滑,且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Ω-3脂肪酸等耳熟能详的营养物质而备受广大吃货关注。然而由于普通三文鱼只在春夏才能生长发育,成长需要三年之久,且主产地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又实施严格的捕捞配额控制,使得三文鱼难以送入千家万户的厨房里。
为了使三文鱼能够满足更多吃货的需要, AquaBounty公司的研究人员干了两件事:
1.从帝王鲑鱼(又名奇努克鲑,学名Oncorhynchus tshawytscha)体内提取的生长激素基因序列,以增加转基因三文鱼的生长激素分泌;
2.从大洋鳕鱼(学名 Zoarces americanus)体内提取的抗冻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序列,调节激素的合成,使转基因三文鱼可以在寒冷的水域中生存,并且在冬天也能继续生长发育。巧妙的是,由于只转了启动子,三文鱼不会产生任何抗冻蛋白,完全不需担心抗冻蛋白的安全性。
这样一来,原本需要3年才能上市的三文鱼,现在只需要18个月就可以摆上餐桌了。
有人听到“生长激素”可能会不寒而栗,但人类从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就将鱼类生长激素用于养殖,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对人体有害。毕竟,鱼是鱼纲的,人是哺乳纲的,离得那叫一个远。按照前述某些人的“安全标准”来看,鱼类生长激素早就经过了好几代人的考验,即使是他们,也应该放心才对。(生命科学高级研究员李文浩)
上一篇:全球九大紧俏餐厅,其中一家已预定到2025年(组图) |
下一篇: 黑窝点将变质生肉泡在不明液体中被取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