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盼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家长,将高中尚未毕业的孩子送出国留学,为的是让孩子可以考取一所好的国外大学。这种低龄化的海外留学现象,在国内外商、学界的努力推动下,近年来在中国形成了风气。与此同时,“小留学生”们在国外遭遇的困惑——自我身份认同的迷惘、文化的差异性以及教育体制的差异等等,使得他们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
陶理,曾是电视台纪录片节目的制片人,2000年出国留学新西兰,由于有过在陌生文化环境中摸索的经验,她将镜头对准了小留学生,用一个记者的视角、一个女性的眼光拍摄完成了真实的留学生活纪录片《浪花一朵朵》,引起了新西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国内父母的思考。
“留学垃圾”并不是主流
小留学生群体是指在国内没有念过大学,在高中甚至高中阶段之前就出国的孩子。“现在的小留学生和以前的不同,这些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境优越,他们脱离父母到了另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后,压力很大,感觉孤独,再加上金钱使用上的不受限制,使得他们在诸多诱惑面前丧失了抵抗能力。”加拿大也是中国小留学生聚集的国家之一,该国华人社区负责人矫海涛说。
而近年来随着同居、逃课、以及惊爆于小留学生间的几起凶杀案和绑架案的发生,国内媒体上充斥着对小留学生的消极、负面评价,甚至有人称他们为“留学垃圾”。陶理并不否认部分小留学生“垃圾行为”的存在,但在她看来,这只是该群体中很个别的行为。“做一个‘拾垃圾’的记录者,大肆渲染一番,把这些场景摆在国内外的主流社会面前,这绝对不是我的目的。许多孩子在采访中直接告诉我,他们有过‘垃圾’的行为,但他们也慢慢地意识到‘垃圾’只是他们跨文化之旅的一个逃避,后来都改了。”陶理说,她觉得小留学生问题一定要以疏导为主,她想让大家知道小留学生走过哪几个心理路标,“多了解细节,才能帮助我们认识清楚他们,他们自己也能了解自己”。
希望引起国内父母反思
为时两年的关注和陪伴,80个小时的拍摄素材,对50名小留学生的跟踪采访,一个个不眠之夜的编辑、修改,陶理终于完成了这部两小时的《浪花一朵朵》。该片于今年7月在新西兰国际电影节上播映后,震动了新西兰教育和文化界。陶理说,在拍摄过程中,她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些小留学生严重缺乏引导。
“在拍摄的过程中,我帮助小留学生发现和解决生活及学习上的问题,这种拍摄是积极的,孩子们在拍摄过程中良性成长。但我也没有回避问题。虽然问题已经被谈得太多了,很多孩子已经表现出对媒体的逆反心理。你要时刻注意,他们是青春少年,他们的很多东西是不定型的,是可以被引导的。留学现在是教育商品,买了商品就要学会使用。我认为,一本感性的产品说明书,要比猎奇小说好,我要把他们放在留学的主要战场——校园中,看教育和学习的观念差异怎样挑战他们。”
“我觉得他们是格外需要关心的群体,独自在异乡生活,并且在两种文化的夹缝里生存,这是需要勇气和技巧的。”陶理发现,大部分小留学生的成长,都经历过相似的4个阶段:1、思乡/封闭;2、尝试融入另一种文化;3、在两种文化之间困惑、摇摆、蜕变;4、回家/带着一种新的文化身份重新面对自己的母文化。陶理认为,与其纠缠于小留学生“垃圾行为”,倒不如脚踏实地做点事,帮助这些小留学生更好度过前三个阶段的迷惘期。
专家说法:小留学生可以被引导
在目前小留学生出国的潮流中,决策权往往保留在家长们手中。一位稚气未脱的留学生珍说,自己并不想出国,但是家长安排了从学校到签证的一切事宜。一切就绪后,她懵懵懂懂地就到了海外。类似的情形,在小留学生中非常普遍。
加拿大华人社区的负责人矫海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问加拿大任何一个稍有经验的大学教授,对于一年级大学生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他们都会告诉你,这些孩子们脱离了高中时老师的耳提面命,初进大学,难免自由过头,发生迷惘。如果本地的学生从高中过渡到大学都有一个不适应的阶段,那么一个中国孩子两眼茫然来到海外读书,其中经历的震动是更为巨大的。所以家长在送小留学生出国之前应该慎之又慎,最好能恢复到以往从国内大学毕业,然后出来攻读研究生。”
对于那些想出国的小留学生,陶理提了四个建议:首先,起码在国内读两年高中,适应了文化和语言后再出来读大学;其次,留学前一定要详细了解学校关于留学生的督导服务如何,再选择一个适合你的学校;再次,处理好师生关系,诚恳、开放地把感觉说出来,与老师好好交流;最后,家长要定期和孩子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问题和困惑,并帮助他们一起解决。
上一篇: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中国学生在悉尼 |
下一篇: 注重新移民能力 澳洲技术移民政策转向“实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