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第七届中国诗歌节以“诗在中原 歌咏中华”为主题,以“诗歌艺术的盛会 人民群众的节日”为宗旨,在河南郑州举行开幕式。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华儿女的心灵故乡,文化底蕴深厚。河南也是我国诗词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三分之一以上的作品出自河南。
可以说,中国诗歌节首次回到老家河南,是中国诗歌的回乡之旅,更期待是新时代中国诗歌的再出发之旅。
本人曾有幸受邀参加过2009年在陕西西安举行的第四届中国诗歌节,现场创作了得到广泛好评的长诗《中国诗,诗中国》;还参加了2020年在四川、重庆举行的中国第六届中国诗歌节,并按照一直坚持的“现场抒写”习惯创作了四首诗歌,其中《今天,诗歌在这里塞车了》被大会组委会遴选发表,并组织媒体予以现场报道推介。
值此本次盛会举行之际,特别以2019年7月29日在《文艺报》发表的《新时代中国诗歌从哪里再出发》一文,作为致第七届中国诗歌节的公开信,以表热烈祝贺,更寄予热切期盼。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丘树宏
2023年9月22日
新时代诗歌从哪里再出发?
——致第七届中国诗歌节的公开信
作者:丘树宏
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新时代呼唤新文学,同样呼唤新诗歌。今年2月,《文艺报》联合诗刊社、光明日报文艺部推出“新时代诗歌再出发”栏目,很有意义。
新时代诗歌要从哪里再出发?向哪里出发?笔者在此愿意提出粗浅看法,供大家批评指正。
在我看来,新时代诗歌再出发,要从“诗外”和“诗内”两个方向出发,从一定意义上说,首先要从“诗外”出发,进而实现“诗外”与“诗内”一同进发。
所谓从“诗外”出发,是指从诗歌本体之外的维度。
首先,我们要对诗歌现状进行评估。要通过全面而真实的评估,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方向和方法。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新诗占了主体地位,获得了极大发展,在重要的历史阶段和重要的历史事件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对历史发展、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起到了独特的推动作用。新诗百年,有风雨,有阳光,有点赞,有诟病,但一直在往前走。然而,目前的中国新诗走进了一条比较混乱而窄小的胡同,需要阳光,需要指引,需要疏导,需要扶持。中国传统诗歌,也就是古体诗歌,在五四之后则成了新诗的补充和陪衬,虽然一直存在,但行走得非常艰难,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状态,需要我们重新评价、重新定位、重新发展。
其次,要明确诗歌的价值观。尤其是要明确诗歌创作的宗旨、意义和作用。目前中国不少的诗人,以及所发表的许多诗歌,所体现的价值观比较混乱,有些甚至比较灰暗、低级,缺乏正气和正义感,缺乏社会责任,缺乏公民意识,甚至缺乏道德意识。诗歌必须崇尚真善美、倡导正能量,要为人民服务,为生活服务,为国家和民族服务,不能没有价值标准,更不能宣扬假丑恶、负能量的东西。诗歌可以有“小我”,但不能以“小我”侵害“大我”。诗歌可以在主题内容和形式方式方面大胆探索,但探索不是毫无规矩的乱来,必须有底线、有规矩。
再次是要整饬诗歌组织机构。在中国,诗歌是一个最早的文学样式,也是最繁荣的一个文学群体,尤其是近年来,诗歌界最为热闹,诗歌群体、诗歌组织、诗歌报刊、诗歌活动、诗歌项目,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但同时也是鱼目混珠、黑白不清、乱象丛生。其中一个十分重要而关键的原因,是不少“负能量”的人在把持着许多的诗歌组织、报刊媒体和出版机构,这些人拿着公民的薪俸,占着公众的资源,做着损害社会、危害人民的事情。如何尽快进行坚决有力的整顿和清理,真正让真善美、正能量占领各种诗歌阵地和载体,显得非常的急迫。
所谓从“诗内”出发,是指从诗歌主题内部的维度。
要坚持和创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是中国文学事业、包括诗歌的生命力所在。然而,这并不是提倡混乱无序,更不是主张放任自流、群魔乱舞。这里的“花”,必须是香花、真花,而不是毒草、假花;这里的“家”,必须是“善家”,而不是“恶家”。不管是诗人还是诗歌作品,无论是诗歌的主题内容还是诗歌的形式和方式,都必须以真善美为荣,以假丑恶为耻。这就是我们所提倡的诗人和诗歌的主流。
要推进和形成中西诗歌的融合发展。中国是一个诗歌古国,也是一个诗歌大国。中国的传统诗歌和诗歌传统,无疑是全人类共同的优秀文化遗产。要树立文化自信,应该包括树立中国诗歌传统自信。因此,要建立一种体制,发掘、传承和弘扬中国诗歌传统,让中国传统诗歌再放异彩。同时,要对百年新诗进行总结和评估,肯定好的,扬弃不好的,找到发展方向。另外,中国诗歌如何学习和吸收自由诗的优点,自由诗如何学习和吸收中国传统诗歌的优点,并使两者达到相得益彰、融合发展,在当前也显得十分的重要。
要倡导和鼓励精英诗和大众诗共生共荣。世界各国诗歌都存在类似中国诗经“风雅颂”的现象,这说明了人群的丰富多样,决定了对诗歌爱好取向的丰富多样。有“人以群分”,也就会有“诗以群分”。因此,我们在诗歌方面,可以参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弘扬的做法,倡导和鼓励诗歌分为精英诗歌和大众诗歌,既鼓励存在所谓的诗歌小圈子,走“纯诗歌艺术”发展的路子,也要倡导发展大众诗歌,这是更大更多的群体,向通俗化、社会化、民间化、大众化方面发展。当然,所谓的精英诗歌、大众诗歌绝不完全是泾渭分明的,它们一定会有交叉,更不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它们一定会有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要从“诗外”出发,也要从“诗内”出发,进而达致诗歌内外一同进发。这,就是新时代诗歌再出发的必由之路。
原载于2019年7月29日《文艺报》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新西兰 澳纽网出品
编辑:小图
65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