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荣里说发文的目的是想说明为什么瑞丽需要援助,人财物还是有点匮乏。出于作家的社会责任感,意在反映瑞丽抗疫实际情况。瑞丽方面则回应称,戴荣里文章的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组织,并称文中内容用的是四五年前的一些资料,“(瑞丽)现在暂时还不需要(援助)”。
戴荣里本来不打算发声了。
他的文章《瑞丽需要国家的关爱》于10月28日发布后,由于痛惜瑞丽防疫承受的压力,呼吁各方关注当地情况,迅速引发极大关注。但当晚,瑞丽政府在媒体采访中称,文章信息陈旧,瑞丽无需外援。这促使他又连发两文回应,并称,“如以各种名义想阻止我发相应文章的,请免开尊口!!!”
戴荣里告诉记者,自己最初发文是出于作家的社会责任感,想客观反映当地实际情况,后续发声则是因当地回应与事实不符。
“瑞丽不需要支援,不需要帮助, 人民不需要吗?说你文章的资料过期暂时不用(支援),你说是不是胡扯?”他问。
在瑞丽挂职一年后,戴荣里至今仍与当地保持联系,视之为“精神上的故乡”,他一直关注瑞丽情况,也因而想为当地发声。近两日,当地正调整防疫措施,戴荣里将根据后续情况再考虑是否继续跟进。
10月28日夜,戴荣里在个人公号上回应称,发文本意想如是描述瑞丽现实,为当地人民抗疫提振信心
“如果市长不作那种回应,我今天就不发言了”
10月29日,记者在北京见到戴荣里,身处舆论风波,他的一个手机满屏都是微信红点,不断提醒有新信息进来,另一个手机持续有电话打来,戴荣里将它设为了静音。
从发文那天起,政界、学术同仁、朋友、学生、媒体等不断通过这两部手机找到他,表达支持,表达担心,联系采访,还有的希望他删稿。
戴荣里一开始没想到这篇文章会这么火。
他现在的职务是中国中铁建工集团管理副总监,生活保持规律作息。他也是一名作家,有两个公众号,每天写3000字,“早晨一起床就写1500字,晚上下了班再写一篇。”
《瑞丽需要国家的关爱》一文是在10月28日上午9点左右发出去,到中午12点,阅读量已破10万,这把他吓了一跳。
戴荣里在个人公号发文呼吁关注瑞丽,截至发稿文章显示阅读量为10万+ (页面截图)
“这是个什么情况,是不是有人恶意操作?”他再打开后台一看,留言满了。1000多条留言里,有不少瑞丽人在此发声。受公众号限制,他只能展示前100条留言,“(其余的)好多都看不到。”
紧接着,电话铺天盖地打来,“很短的时间里接了200多个电话”。
事后,还有当地公务员朋友发来信息,“我感觉只有您能拯救瑞丽,谢谢您哥哥,您为瑞丽做的太多了,此刻要是您在面前,我会忍不住大哭一场。”
很多信息则问候他“多保重自己”,担心会出问题,戴荣里表示,“这一次我承担的压力也很大,说实话。”
文章引发关注后,戴荣里本没打算发声的。
但当晚,澎湃新闻发布的一段采访音频中,瑞丽方面回应称,戴荣里文章的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组织,并称文中内容用的是四五年前的一些资料,“(瑞丽)现在暂时还不需要(援助)”。
这段表述,促成了后续的发声。
“说实话,如果市长不作那种回应,我今天就不发言了。”戴荣里说,由于去年生病不宜情绪激动,他一般都自觉避开这些事情,但这次再发声,是因为对方回应 “起码与事实不符”。
“瑞丽不需要支援,不需要帮助, 人民不需要吗?说你文章的资料过期暂时不用(支援),你说是不是胡扯?”他问。
10月28日晚,瑞丽市长回应媒体称,戴荣里文章资料过期,瑞丽暂不需援助,这一回应促使戴荣里再度发声
瑞丽是自己的“第二故乡”,不愿刻意渲染挂职经历
采访中,戴荣里数次强调不要“刻意渲染挂职这事儿”。
“我这篇文章的初衷是既给政府解难,又帮着百姓反映客观实际的情况,并没有其他任何的企图。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写作者而已,媒体把我炒作为前副市长,这个有点拔高了。”他说。
发声之前,戴荣里和瑞丽已有数年牵绊。
戴荣里是山东临沂人,早年在多地负责铁路工程,2009年在北京定居,后读了博士,“2017年毕业,2018年在那里(瑞丽)挂职一年,作为中组部(选派)的博士服务团,过去挂职锻炼,在那担任(市委)常委、副市长。”
他在个人公号里多次发文记录自己与瑞丽的情谊。
初到瑞丽时,戴荣里“用三个月时间用来熟悉瑞丽,在熟悉中学会工作”。他去过一个又一个村庄,写过芒岗村的水,户瓦村的鸟,等噶村的茶,回环村的猴子,“以故乡人的心情爱着瑞丽”。
现在回想瑞丽,他如数家珍,“北方人到南方,有强烈的反差,自然风光的优美是每天都可以经历感受享受的,瑞丽之美给人带来一种精神的欢悦。”
比如花开四季、独木成林、孔雀舞,“可玩可吃可看的东西太多了”;还有历史文化、少数民族特色、佛教文化,“我去到(瑞丽)以后,头三个月就把那些历史书全读了”。瑞丽的百姓也 “保持了原生态的质朴感,他对你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你也是发自内心的。”
由于饮食差异,来自北方的戴荣里曾发文提及,自己一度不习惯当地饮食,事后有好几位当地读者为他送来馒头、大包子、蔬菜和水果。“限于纪律要求,我虽没有收取,但当地人民的恩情与善良,我永远记在心里,成为砥砺我前进的精神力量。”
在瑞丽期间,戴荣里“以我的真诚,认真推进分管的每一项工作”,为瑞丽赢得“新呼吸小城”荣誉,宣扬当地农场和知青的历史。为解决当地出租车打表问题,他曾被部分不理解的工人咒骂。当看到自己分管的河道被十七局的机械疏通,“感觉到瑞丽人民又多了一份安全感和幸福”。
对于这段经历,戴荣里称,“感谢组织为我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并称,“这次机会不仅是一次锻炼,更是一种修行;不仅是一次服务,而是终生的牵挂”。
回到北京,戴荣里也多次发文挂念瑞丽的情况,记录了对瑞丽的美好印象和深厚情感,他称瑞丽“是我的第二故乡”,是精神上的故乡。
他仍和当地保持着联系。
“当地的老百姓对我是很好的,他们给我邮什么水果啊,我在这边给他们邮烤鸭,他们给我邮当地的书籍,我把我看了的书籍邮给他们,这种情况是很多的。”戴荣里描述,瑞丽朋友到北京后,他相当于“瑞丽驻京民间办事处”,“尽管花费了还挺高兴,因为他们都没有冲着别人去,为了你来了。”
发文出于作家的社会责任感,意在反映瑞丽抗疫实际情况
2020年初,国内疫情最严重时,戴荣里也曾记录自己每天都在关注瑞丽的疫情发展,“希望瑞丽不要掉队,也希望武汉坚强的挺立起来”。他提及疫情期间,瑞丽人民对缅甸人民十分友好,让他看到“瑞丽人民的自觉以及他们的大局意识”,并为之赞美和欢呼。
“疫情终将过去,希望瑞丽江水倒映着美景,把瑞丽人的善良与自由,舒畅流淌在祖国,流淌在优美的边疆……”他那时写道。
他至今仍想念瑞丽,等疫情结束,“想回去看的太多了”。
也因而,今年疫情以来瑞丽的困境让他心情复杂:“当一个城市的优美状况和今天抗疫下人的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时候,假如你是生活在瑞丽的市民,你会做何感想?”
在文章引发关注前,网上许多瑞丽人反映生活的情况,戴荣里其实早就知悉。当地朋友反映实际情况的“太多了,几乎每天都能收到”。
“这两年,好多人守边,夜晚执勤还给你发(视频)过来看看,有类似‘我们太累了,你们北京多好’这种评论调侃的,也有别的,但是我都非常认真地看了。”戴荣里说,一些反映当地百姓具体生活的视频中,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他不会轻信并直接写到文章中,而是严加甄别之后才发出来的,“我为我的文章负责,也为我本人的声誉负责,我不会轻易说每一句话的,我写的就是老百姓的正常诉求。”
他客观分析说:“包括瑞丽(方面)说的,生活安稳,秩序正常,这也是实际,但也存在一些老百姓因为经营无法持续下去,发生了生活的困难,也有这种情况。”
“假如你开小饭店,家庭就靠(这)维持生存,没有顾客没有经营,你还要交租金,还有个小弟弟马上要上学,你怎么办?”他举例称,当一个城市发生了疫情,没有基本的复工复产,居民生活困难可想而知。
“我毕竟在那里挂职过,好多管理者都是我的同事,我如果说重了可能伤及他们的工作,但是不说,确实老百姓不能光在那里沉默着。”戴荣里坦言,此次发声是出于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因为“作家内心都有一股情怀,一种社会责任感,写文章要有灵魂,有道义”。
“作为一个写作者,要有自己的道德良心,我感觉到这篇文章本身该说,我就说了。”对于外界给予他和文章的种种标签,他极力消解,认为没必要上升到道德责任感,“假如那里的老百姓就是我们的爹娘,你会无动于衷吗?或者你是一个平民百姓,你是不是也感同身受?”
文章下方多条留言感谢发声(页面截图)
戴荣里认为,问题的症结与瑞丽地域的特殊性、疫情的特殊性、价值文化的特殊性,和当地防疫力量不够完善有关。他说,发文的目的是想说明为什么瑞丽需要援助,人财物还是有点匮乏,“比如说先进的科技人才、大数据的运用、心理疏导人员的介入和医生的支持。”
他也澄清,百姓的声音,并不像一些人所说的那样,没有引起瑞丽政府的关注,“他们也在关注瑞丽民众的诉求,而且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两年来一些公务人员很辛苦的。”
这两天,戴荣里一直关注瑞丽的进展,看到当地一连两天开会回应防疫和民生保障问题,并提出临时转移安置、有序推进复学等措施,他称,“(政府)回应了民众的诉求,做了很大的改进,对当地的老百姓有好处。”
10月28日,瑞丽政府网站发布消息称,前日瑞丽市已召开会议,研究解决近期舆论反应强烈的民生保障问题
有记者问他,此次发声是否会成为瑞丽防疫政策转向的一个节点,他觉得“完全有可能”,“我觉得这不仅是处理舆情事件的一大转变,借此机会更重要的是让瑞丽人民有一个改变。”
戴荣里称,会根据后续情况再考虑是否继续跟进,“如果说瑞丽做得很好,我就没有必要(继续发声)了。”
瑞丽工人:停工半年做了100次核酸 倒贴1万还走不了
“请救救这个英雄的城市吧!”
昨天,一篇名为《瑞丽副市长戴荣里发文:请救救这个英雄的城市吧!》的文章在网上广为流传。文中对疫情给当地带来的消耗感到痛惜,并呼吁当地调整防控、适度恢复生产和必要经营,并希望国家提供财物和医疗支持,立刻引发广泛关注和转发。
戴荣里在个人公号发文呼吁关注瑞丽,截至发稿文章显示阅读量为10万+ (页面截图)
就在此次“副市长发文”引发关注前,网络上已有不少呼吁关注瑞丽现状的讨论。
近日,大量云南瑞丽网友呼吁,希望大家关注瑞丽情况。近一年的时间里,瑞丽连续暴发疫情,至今已三度采取封闭严管措施,影响当地居民生产生活。
有居民赖以为生的店铺被迫关门,房租却未停收,每月承受上万元的开销。也有从事租车和典当的经营者发现“完全没有生意”,入不敷出的同时,此前遭遇小额贷暴雷的责任人已被判刑,款项却分文未归,她正和其他受害者努力争取退款,“疫情期间,大家没有收入,天天要支出,希望能分一分(退款)。”
对健康码变黄的担忧,和总计上百次的核酸检测,逐渐充斥着当地人的日常生活。无论是意外变黄码还是想离开瑞丽,一旦被隔离,又将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
在此背景下,戴荣里的文章引发了众多瑞丽人的共鸣。
困在瑞丽的艰难打工人:停工半年多已倒贴1万积蓄,想走走不了
相比陷入困顿的经营者,困在瑞丽的打工人境遇更显艰难。
刘利民是瑞丽市区的一名快递员。去年4月份,他从老家盈江来到瑞丽打工,因为瑞丽有珠宝市场,快递发货量大,能赚钱。但没想到,“今年出来,别说赚钱了,吃饭都成问题了。”
刘利民告诉记者,从今年春节开始,自己所在的快递站点只正常工作了两个月的时间,其余时间多在疫情冲击下停摆。
封城期间,没事做的刘利民当过几次志愿者,“但到后面受不了了,没法帮了,自己也要讨生活嘛。”
他做快递赚的约2万元已在管控中消耗殆尽,还搭进入1万多元积蓄,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天天都是要用的钱,没有进的钱。”
9月中旬,他还因成为某病例的次密接触者,被拉到酒店隔离了14天。尽管酒店免住宿费,但伙食费要自理,每天50元,一共700元。
酒店的饭菜不算差,但什么菜都是水煮,刘利民吃完拉了好几天的肚子。他后来几乎只吃白米饭,饿得不行了才会吃几口菜。
上周,瑞丽恢复了快递流通,但单量减少了一多半,每天只有100多单,三小时就能完成派件。扣去支出,一天能挣几十块,尽管钱比以往少了很多,仍让他觉得轻松一点。他的妻子和孩子都在老家,全靠他一人收入维持生活。
工作之余,他不敢轻易外出,只窝在快递站点楼上的宿舍玩手机,怕万一撞上麻烦——变黄码。
“现在瑞丽到哪里都要扫码。一旦撞上突发疫情的小区,就会立即变成黄码。接下来就是七天隔离,三次核酸。”刘利民说,他的半个同行——外卖员已经有了前车之鉴,该群体数量急剧减少,超时两三个小时才送到是常有的事。
也有多位当地居民表示,由于瑞丽未及时公布确诊病例的行程轨迹,他们只能刻意减少出门次数,四五天才买一次菜,免得一不小心变黄码。
扫码和核酸,几乎成了日常。刘利民说,从3月起,派件时几乎每天都要测核酸,不工作的时候,隔三差五也要来一次,“数都数不清了,核酸差不多有100次了吧。”
现在,他迫切地想离开瑞丽,回老家盈江。尽管后者同样靠近边境、曾有疫情发生,但开销终究会少一点。实在不行,还能到外省打工,但“如果能离开,瑞丽应该不会回来了。”
为此,刘利民一直在申请离瑞,但至今没有结果。
瑞丽市要求,除因公、因病、因学、因丧四种情形外,离瑞人员需先申请自费集中隔离,时间为7-21天不等。隔离后要马上到政务大厅办离瑞证明,并于24小时内持证明离开瑞丽,不然就走不了了。
9月初,刘利民就提出了申请,但上周,网格员又发来一份申请表,让他重新填。申请进展如何,为什么要重新申请,刘利民一无所知。他说,现在大多数工作由网格员对接,但很多事情网格员也不知道,什么也管不了。
一位离开瑞丽的翡翠商告诉记者,当地网格员曾称,每个小区只有两个离瑞名额,离瑞人员情况也不公开,谁也不知道排队的进度怎么样,要排队到什么时候。
瑞丽一网格员称,各社区自费隔离人员每天只有2个名额(受访者供图)
“(能做的)就是等呀,不等怎么搞呢,该报的(表)也报了。”刘利民说。
即使能拿到离瑞名额,刘利民后续还面临高昂隔离费的问题。
他算了一笔账,在瑞丽隔离7天,住宿和餐食的费用要1600元,回到盈江老家还要隔离,费用翻番。再加上路费、备用方便食品等支出,加在一起要四五千元,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10月26日,瑞丽市在新闻通气会上提出,对确因生活困难,无法支付(离瑞)隔离费用的,将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安排集中隔离。但刘利民不知道自己是否符合条件。
这趟返乡之路还有很多不确定性。比如回家的方式:现在瑞丽公共交通停运,他不知道还有没有私家车能回家。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维持生活问题,“现在有一点快递送,到时候有多少钱再说吧。”
花6000元从姐告到瑞丽:有人半夜偷偷在路边卖菜,有人排长队只领到4桶泡面
姐告的电器商何建设眼见着瑞丽边关姐告区经济一路下行。
在这个三面与缅甸口岸相接的地方,生意原本红火。七八年前,姐告一店难求。但过去一年里,姐告已出现3次本土疫情,商户们逐渐离开,留下的基本是做得比较好的一些。“现在整个姐告,五分之三左右全是空店面,没有人租的。”
因为疫情,国门封闭,何建设准备跨境销售的电器不再能出货,商品一直积压在仓库里。没有交易,没有收益,只剩下每月1.5万元的仓储成本。“我的仓库还算少的,(生意)做得大一些的,光仓库费就要好几万。”
曾经的聚宝盆,变成了吞金兽。他进入“吃老本”的状态,只能靠以前做生意攒下的钱苦苦支撑。
更为艰难的是,据瑞丽官方披露,当地仍有零星散发病例,社区传播扩散风险仍存,且近期境外回流人员阳性检出率持续在20%以上。疫情防控和边境管控压力很大。或因此,瑞丽姐告区采取了更严格的防疫措施。
8月22日,瑞丽要求对姐告区4000余居民集中隔离14天,隔离完成后,中国公民可选择离瑞或到瑞丽主城区居留。电器商何建设就是在这个时候,从自己买房置地的姐告撤离,到瑞丽市区开始了租房生活。
彼时,当地提供了两种集中隔离的方式,一种是在集中隔离点,免住宿费,每天只需交50元伙食费,另一种则在隔离酒店,但需额外负担100元的住宿费。
何建设了解过,集中隔离只是在铁皮搭起来的板房,条件堪忧。他在群友转发的视频中看到那里漏水、脏污,有的地方水龙头流出的水都是黄的,放了两分半钟还是黄汤。
何建设群友发来视频显示,当地集中隔离点的自来水呈黄褐色(受访者供图)
考虑到家里上有60多岁老人,下有学龄前和不到半岁的两个孩子,何建设选择自费住酒店,开销6000元。
但或由于隔离人员众多,酒店疏于打扫,房间地面净是赃物,流着黄色的水,导致他和妻儿陆续得了皮肤病,只能挨到隔离期满就医。
到瑞丽后,一家人又多了新的开销:在瑞丽的房租就要两千多,五口人的菜肉吃喝又要三四千,还有方方面面看不到的支出无法计算。
瑞丽市政府多次推出民生举措,为瑞丽市民提供生活物资、资金支持。但何建设告诉记者,自3月起,他只收到政府补助的30斤米、3小桶方便面、2斤猪肉、几棵青菜。还有民间慈善组织补助的1大袋玉米、一大袋土豆。
他的一位朋友到瑞丽市民政局领过一次方便面,排了长长的队伍后,只拿到4桶,“要不是实在没办法,谁去那里。”
何建设的一位朋友发来视频称,排长队领取物资,只领到4桶泡面(视频截图)
因防疫要求,瑞丽的菜场和超市都被长期关闭,买东西只能在线上订购。但价格较高,一斤肉就要贵出四五块,且不便老人操作。于是,他一度看到“半夜三更四五点的时候,有菜贩在批发;公园边上的小路,晚上还有菜贩在摆摊。”
网友拍摄的瑞丽街边买菜视频(视频截图)
何建设担心,由于无人扫码,这样反而增大了感染的风险,“到时候有人确诊了,流调工作根本没法做。”
最近,超市已经重新营业,何建设可以到超市买菜了,但前提是,要有3天内的核酸阴性证明。“核酸简直成为常态化,我本人保守估计年初至今捅了150多次喉咙,捅了14次鼻子。”他说。
此外,当地禁止缅甸人离开瑞丽的政策也令他不解。他告诉记者,由于地处边界,姐告有大量中缅通婚家庭,他的妻子也是缅籍,“住在同一个房子里的两口子,老公就是低风险,老婆就是高风险,不让离开。”
后续政策是否会有变化还未可知。何建设打算等到年底,看有没有机会把仓库的货出一部分,减少一点经济压力。他也不知道妻子何时能够离开瑞丽,一切都要等待、看情况。
如果那时候还是没有转机,他就考虑暂时不在瑞丽待。“但肯定有一天还是得回来嘛,仓库的货还在那里,我们的房子也在这里。”
瑞丽应对:政府凌晨开会公布民生保障现状,市长则称当地暂不需要外援
随着前副市长戴荣里发文,瑞丽疫情下的民生问题尤其引人关注。
对此,戴荣里在文中称,长期封城形成了瑞丽城市发展的死结,到位的防护才是救济之本,“恢复生产和必要的经营显得十分急切,是十分必要的”。
“政府应该总结经验教训,兼顾大局和局部、民生和管控的各个侧面,综合考虑治理方案。”他建议,在保护措施相对严密或者可控的情况下,适度开放一些经营场所是必要的;国家应该给予瑞丽大量的财物支持,大量公益组织,也应该在这时伸出有力的援手;回国自首者,则应该设立独立的识别区和防护区,不应引发这个城市更多的社会动荡;大批医务人员和心理疏导人员应该输送到这个城市的各个环节里去。
截至发稿前,记者联系上戴荣里,其表示“稍微一等”,就相关问题至今暂未回复。
但据澎湃新闻,戴荣里称文章发出后已接到瑞丽市委书记、市长电话,“那边的一些情况我就不沟通了。”
针对戴荣里反映瑞丽疫情管控情况和建议,瑞丽市委副书记、市长尚腊边则称,戴荣里的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组织,并称文中内容用的是四五年前的一些资料,“(瑞丽)现在暂时还不需要(援助)”。
就在戴荣里文章发布当晚,瑞丽市政府网站也发布消息称,前日瑞丽市已召开疫情防控社情民意反映问题专题处置工作会,研究解决近期舆论反映强烈的民生保障问题。
10月28日,瑞丽政府网站发布消息称,前日瑞丽市已召开会议,研究解决近期舆论反应强烈的民生保障问题
瑞丽市委书记毛晓在会上承认,疫情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此次舆情充分暴露出民生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各级各部门要引起警醒、深刻反思。
会议认为,近期瑞丽市舆论集中反映了群众生产生活的困难,主要涉及复学、复工复产、离瑞管制政策、集中隔离管理等方面,大多数群众诉求是客观合理的。并称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进生产生活恢复。
这与戴荣里文中的建议是吻合的。
其实,有关消息也曾在瑞丽市委宣传部微信公众号“掌上瑞丽”同时发布,但截至发稿前,记者发现有关推送已被删除。
今日凌晨,瑞丽市也在新闻发布会上进一步介绍了近期疫情应对处置工作情况,称当地10月1日以来检出本土新冠感染者19例,仍有社区传播扩散风险,瑞丽将不断改进和完善防输入、防反弹、防外传的各项措施。
针对当地民众反映的民生保障和离瑞难题,发布会称,当地已按每人补助1000元标准,为68780名八类困难群体发放救助金6878万元。严格的离瑞管控是暂时的,瑞丽将根据疫情形势适时调整,尽可能减少对群众离瑞出行和生产生活的影响。
为确保瑞丽边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瑞丽市还在畹町镇区等距边境线50米~200米的范围划定了疫情防控缓冲区,将缓冲区内的居民临时转移安置,并给予每人每月600元的临时安置补助,对卧病在床等特殊情况作特殊照顾。
此外,当地将对达到封闭管理条件的学校,从11月5日起安排有序复学,对其他学校待全市疫情平稳度过一个潜伏期后,有序安排错峰错时复学。
来源: 凤凰WEEKLY
云南瑞丽居民崩溃:一岁幼儿已做了74次PCR
中国云南边境城市瑞丽为了防疫已历经近半年封城,近日当地民众处境引发同情。有居民表示,自己一岁多的孩子已经做过74次的核酸检测,平均两天一次;即使想离开瑞丽,还得排长队等核准。
瑞丽前副市长戴荣里在微信28日在微信发布文章“瑞丽需要祖国的关爱”一文,加上先前已有当地居民上网留言却遭删文的内容流出,引发外界近日对于瑞丽因严格防疫导致民生困难的关注。
澎湃新闻今天引述瑞丽一名翡翠商人说,疫情之下自己的生意停滞,1岁多的儿子已做74次核酸,平均两天做一次核酸。他另一个孩子还在上幼儿园,因疫情从今年6月停课至今。他说疫情管控对当地的餐厅等行业冲击很大,自己的积蓄也维持不了多久,长时间封控,大家心里承受不住。
这名商人还表示,他想带家人离开瑞丽,但每个小区(社区)只有两个“离瑞名额”,据他所知,排队的大有人在。
戴荣里28日发布的文章说,瑞丽曾是美丽的城市,如今却成为一个让生活在其中的生命感到恐惧的城市。民众在一次次的折磨里耗尽了维持生活的所需,“当又一次疫情来临时,这个城市的百姓,终于再一次无奈地成为被动生活的接受者”。
他说,长期的封城,形成了这个城市发展的死结。“恢复生产和必要的经营显得十分急切。”政府应该总结经验教训,兼顾大局和局部、民生和管控的各个侧面,综合考虑治理方案。
戴荣里的文章之下,有不少瑞丽民众留言感谢发声;也有网友说:“寨子已经封了半年,什么经济收入也没有。”
不过,就在这篇文章引发广泛关注后,现任的中共瑞丽市委副书记、市长尚腊边则称,戴荣里的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组织,并称文中内容用的是四、五年前的一些资料,“(瑞丽)现在暂时还不需要(援助)”。
综合陆媒报导,瑞丽当局29日凌晨召开新闻发布会,尚腊边在会上表示,将进一步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困难问题。但他也呼吁大家“自觉抵制谣言”,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瑞丽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尹忠德则表示,已按照每人补助人民币1000元(约新台币4300元)标准针对8类困难群体发放救助金,他承诺每天会收集梳理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称将积极回应群众关切。
来源: 联合新闻
7,39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