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付静这样的华商而言,“将店门打开”似乎是他们当下最大的愿望,多关门一天,就多一天的房租、人员工资和流动资金的损耗。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的一个月时间里,付静没有睡过一天好觉。其间店铺关门落锁,每天她也只能静静地在自家店里整理货物,期盼战事消停的好消息传来,但希望一再落空。
“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彻底好起来?”她的内心焦灼似火。
俄乌正式宣战后的第22天,这位女华商驱车来到位于莫斯科西南三环外的柳布利诺大市场。26万平方米的市场里,平时容纳有五千多家摊位,一万多名华商,商铺过道堆满了货物。每家墙上都挂着满满当当的最新款货物展示,进出市场的通路上也是人挤人,热闹得很。
然而,俄乌冲突爆发后,往日卖场里来来往往的人似乎在一夜之间全部消失了。商铺关门,负责来市场采买、给线下门店供货的商贩也没再出现过,这个莫斯科知名的商贸中心好像被摁下了暂停键。
华商云集的俄罗斯柳布利诺大市场外观图。与付静相熟的几家店铺都关了门,墙上甚至多出了“招租”的信息。由她供货的七八十家连锁店,也受战争带来的金融风险影响,关闭了很大一部分,只有几家平常效益靠前的店铺还在继续营业。
看着商铺内悬挂的各种新款衣物,付静有些不知所措。商品货物从国内生产到物流托运都需要时间,现在战火未停,一切计划都被打乱了:秋季的订单还要不要生产,夏季的囤货能不能卖完,这些问题萦绕在她心头,久久不能散去。
“战争爆发后,陷入两难”
20年前,付静只身一人从浙江义乌来到异国闯荡,成为万千俄罗斯华商中的一员。最初的时候,付静靠经营义乌的箱包配饰、拉链拉锁等小商品起家。一直到近两年,生意越做越大,原有的销售路径逐渐稳定,她也开始探索新的领域,将目光投向了服装商贸。
战事爆发前,付静的商业版图已经从在莫斯科经营服装与箱包挂饰贸易,到辐射至俄罗斯境内的所有地区,甚至在俄罗斯周边国家也积攒了不少客户。
因为俄罗斯本土贸易居多,卢布成了付静和她的经销商们结算款项时的首选。但从俄乌正式宣战的第一天起,由于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被切断,俄罗斯整个金融市场陷入动荡,卢布兑美元汇率降至记录最低点,汇率开始一路向下狂飙,这对于在俄贸易的商人群体来说,实在不是个好消息,卢布汇率贬值是对华商们的致命打击。
这并不是付静第一次在俄罗斯生意经营上遇到困难,却是损失最大的一次。
商业贸易往来中,正常的赊欠总是不可避免的,付静给近200家俄罗斯人开的商铺供货,迄今未收回的欠款约有两亿人民币。
战事爆发后的这一月时间,这位华商遗留在外未收回的欠款迅速缩水,潜在亏损高达八百万。如果战争还要继续,卢布汇率持续下降,那在外的欠款又会带来多大的亏损呢,付静不敢想。
实际上,卢布开始贬值的时候,付静也想过及时止损,将外面的欠款全部收回。但当真正想收回欠债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好像陷入了一个僵局。
付静从事的贸易和国内有密切往来。她一直经营的箱包配饰有这样的一套生产流程:在国内有专人负责采买原材料,然后打包发送到温州、广州,在那里她有自己的加工厂,待加工好后,再通过“一带一路”物流统一发到莫斯科,再在莫斯科进行中转,按订单分销给大大小小的经销商。
这样一来一回,从原料到产品,涉及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周期本就很长。再加上疫情原因,进出口货物需要严格的检验和消杀,大量货物被迫囤积在口岸等待检查,运输一趟基本需要6个月时间。而中间的每一环,都需要资金来做支撑。
“我压了太多资金在这些未到达的货物上,这些相当于是收获之前的‘付出’。大批资金被压着慢慢也就习惯了按这个模式运转,流动资金少些就少些,只要可以运转就行,但现在没有‘活水’,资金链都要没法运转了。”付静苦笑着说。
付静经营的皮带店铺内,员工正在清点货物。一打仗,俄罗斯居民都先考虑温饱,箱包配饰、应季服装非生活必需品,分销商也出现压货,东西卖不动的情况,“他们也没有钱给我,特殊时间大家都不好过。”付静说,战争爆发后,也有一些经销商主动结算了拖欠的款项,但也只是杯水车薪。
让付静觉得苦恼的,并不只有在外欠款这一个问题。
她所经营的服装生意要迎合时令,兜售的都是应季新款服装。目前俄罗斯的整体物价翻了一番,不少前来订货的客户接受不了这个价格,不愿再继续之前的订单。“可是衣物都是应季的,跟气候时令息息相关,如果今年没法售出,只能等到明年这个时候再上架了。要是这样,衣物的款式本来就更新换代快,再加上大量囤积,会不会发霉,会不会虫蛀,这些都是要考虑的问题。一直放着就意味着又要压一批资金,资金链断掉的风险更大了些……”
付静左右为难。家人在疫情刚暴发的时候就已经回国了,只有她一个人在海外继续打拼。现在出了问题,竟连商量的人都找不到。这一个月以来,付静吃不下睡不好,整宿整宿地熬夜,人憔悴得不成样子。但在大环境面前,个人命运又有谁会关注呢,她有些沮丧。
“坐在这里的每一分钟,我都在承受损失”
义乌商人李林比付静更早接触与俄罗斯的外贸生意。年少只身闯荡,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和不懈的努力置下自己的产业,李林在俄罗斯足足打拼了23个年头。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经历过2008年那场全球金融危机。从我从商这么多年的经历来看,这次俄乌冲突给我们这些在俄商人带来的损失,仅次于08年的金融危机。”即使是李林这样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商人,也难以预料这一波突然的冲击会带来这么大的损失。
几乎没有人会感知到这种伤痛,只有在俄罗斯的这批华商能深切地触碰到在炮火声中难挨的每一天。
“整个市场好像突然萎缩了,俄罗斯老百姓交易是使用卢布的。卢布对卢布,大家都在国内交易,这个差别就不怎么明显。可是我们跨国商人要和国际汇率挂钩,卢布汇率这样下跌,(俄罗斯)老百姓还是要按照之前的价格买,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损失就要我们商人来承担。”和付静一样,李林在外面也有很多没收回的欠款。
“可以说,在这里坐着的每一分钟,我都在承受损失。”从卢布开始贬值到目前,李林并没有仔细算过自己的损失。按他的话来说,“反正是亏,这也不是算了就能解决问题的,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了。”李林说,这一段时间他一直在自我调整心态。
李林目前的贸易集中在五金这一块,从一开始的“什么都卖”到“做杂不如做精”,他一边摔跟头一边攒经验,最终在2003年脱离了卖场经营,在外面有了独立的公司。随着公司不断做大,李林请了专业的经理人来打理生意。公司的体系日趋成熟,本以为会越来越好,但俄乌冲突带来的影响给了他当头一棒。
“和那些只需要劳动力的产业不一样。我们做五金的,管道会更偏向技术型。”“技术”、“与时俱进”是李林给自己产业下的定义。他一直是个很有想法的人,从工厂布局到销售,每个管理环节都有自己的一套章法。
如果没有战争影响,他正准备投入生产一批新的门锁:符合俄罗斯居民使用习惯的门锁,修改图纸会很快送到技术人员手中,然后下放到工厂批量生产,在国内生产后统一装箱,通过海运来到莫斯科进行分销。经过四个月的生产运输,这批门锁一定会在市场上卖得很好,李林对自己的产品一向很有信心。
但是战争爆发之后,下一步该怎样呢,李林有些犹豫。之前一贯走的海运现在因为国际贸易制裁,部分欧美的海运物流公司也拒绝合作,走陆运时间又会被拉得很长,时间损耗各项成本都不小。耽搁时间越长,不确定性就越大。“现在就是左右为难,能做的就只有等待局势逐渐明朗。”李林这样说。
和付静的策略一样,李林也被迫采取了“紧缩出货”的方法。让货物囤积不对经销商出售是不行的,可是还是按之前大规模批量出售,不但利润全无还会大额亏本,这也是不行的。唯一的办法只剩下了“紧缩出货”,“一点一点抠着卖,先度过这段时期再说。”李林叩了叩眉心,有些无可奈何。
“现在如果说希望卢布回到原来的汇率嘛,是有点不切实际的。只希望它(卢布)赶快稳定下来,稳定在一个区间,这样就可以。”面对一路向下的卢布汇率图,这位经商多年的“老江湖”长长地叹了口气。
华商在手机上可以查看卢布汇率。
“先熬着”,等市场的转机
“熬着”几乎成了战争以来在俄华商的关键词。
在俄罗斯做贸易的一众华商里,李林算是乐观的那一个。因为产业布局比较广,潜在亏损巨大,目前企业也还在半停滞的状态,但他对卢布未来的走势还是持积极态度,“熬过这一段时间,就会好起来的。特殊时刻总要冒些风险,做生意嘛,谁没有过亏损呢。事情遇到了,只能面对,然后自我开解,日子总要过下去的。”他这样开导自己。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和李林一样保持着这种积极的态度,很多华商群体已经开始对俄罗斯贸易呈悲观情绪。俄乌冲突以来,美国、欧盟等对俄罗斯实施了多项严格的经济制裁措施。受此影响,中国相关进出口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和风险挑战不断上升。
俄罗斯央行外汇储备遭到美欧制裁冻结,多家银行被从SWIFT系统剔除,影响相关企业收结汇。此外,美欧主要远洋班轮公司限制对俄罗斯及乌克兰港口运输服务,本已压力重重的国际物流受阻更加严重。
“最近因为俄乌战争,麻烦事很多,货柜发出去也无法收,漂在海上,收也收不到,退也退不回,天天为这个事头疼。”义乌贸促会俄罗斯采购商服务中心负责人、卓雅国际董事长周锡勇现在天天为物流托运海上遇阻的事挠头,采办的货柜到不了港、卢布暴跌,他几次三番跟船东商量对策,根本没心思接受媒体采访。
义乌商人张军是最早从事中俄物流贸易的商人之一。早在2003年,他就开始接触中俄物流贸易。目前,张军管理的物流企业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运输体系,涉及多个国家,囊括海陆空多条线路。
因为做生意诚信厚道,业内口碑也很好,张军接到的物流订单一向不少。“俄乌冲突前,我们25吨重、68立方米大的集装箱,一个月平均运一百多个是没问题的。现在嘛,打仗一个月以来,每周也就出2-3个集装箱,这根本没法比啊。”张军苦笑着说,之前合作的一些老客户也会来找他发牢骚。
战争爆发后华商亏损严重,货物基本都是压着,不敢运输不敢售卖。卢布汇率暴跌,商人们卖出货物不仅利润全无,甚至还要亏损20%-30%的成本。“大家都明白这个理儿,都想少亏一点嘛,卖得少了自然需要运的也就少了,我这边订单也跟着少。”张军已经接受了这个现实。
卢布汇率下跌,运输订单骤减,除了这些,这位做了二十多年贸易的义乌商人还面临着另一个难题。
近几年,他创建的物流公司向外拓展了新的业务,“我们能做到从采购到运输一条龙服务”,为了更好了解俄罗斯当地商人的诉求,张军甚至请了专门的俄语翻译,由他们指导专门的采买人员在义乌市场统一进货,然后发往俄罗斯。“到俄罗斯之后嘛,我们也是送货上门的。”
但战争爆发后,市场紧急收缩,原来提交过订单的俄罗斯客户也拒绝支付款项。“整个都是停摆的状态,交易直接就被迫中止了,现在就是等着,采购了也没用,人家那里要等,我们也只能等着,大家都在等转机。”张军在等市场出现新的变化。
有华商考虑今后辗转他国
俄乌战争大概是最近十多年来,在俄罗斯的华商遇到的最大的一个不确定因素。像李林、付静这样的华商,大都经历了2009年莫斯科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被关闭等系列事件,有着顽强的生存意志,眼下俄乌局势越发趋于不明朗,这些商人心里都没有底。
与义乌华商相仿,3月份以来,广东省贸促会通过全省贸促系统经贸摩擦预警网络和海外粤商会、驻外经贸代表处向企业开展了专项调研。结果显示,广东省受调研的92家企业中,超过三分之二的企业表示俄乌局势对业务有不利影响,具体包括:订单减少、货物运输受阻、货款损失或延迟、成本上升、汇率损失等。
中国贸促会经贸摩擦顾问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管健详细分析了美欧对俄制裁的主要措施及对中国企业的影响,认为现阶段企业难以摆脱美欧等西方国家在对俄制裁方面的干预,建议企业通过确认交易是否涉及敏感地区和敏感行业、参与主体是否涉及制裁清单、评估俄罗斯银行受制裁对基础交易的资金流转的影响等方面开展风险评估,决定是否应当暂停、终止或继续相关交易。
这次战争带来的亏损也让一部分华商开始思考自己的工厂布局。“会考虑以后把生产地转到吉尔吉斯斯坦,那里基础设施和劳动力条件都很好。从国内到莫斯科,生产运输成本都太大,在那里用不了一个月订单就可以出货。”付静有了新的规划,但这些都只是后话。
“也希望在俄的华商们可以坐下来商量商量,看看有没有什么减少损失的办法,之后怎么走,可能要靠大家共同的智慧了。”付静提出了这个想法,“现在亏损虽然大,但还没到倾家荡产的地步哈,如果(卢布汇率)一直降,搞得大家血本无归,很多人会破产的。”战争开始后,她总是频繁查看卢布汇率走势。
截至3月24日,卢布汇率已有了明显回升。“卢布汇率上来一点,现在亏损大概是五百多万(人民币)。”付静的心情有些复杂,不过总算看到了好转的迹象。
让付静开心的是,一直合作的经销商终于来了电话,想要继续购买夏季衣物。
但按现在这个物价和卢布汇率,售出给经销商,自己肯定是一点利润都没有,就连保不保本都很难说。
可是如果不卖的话,压货压资金,要考虑资金链的维系、货物保存以及等到明年再销售款式过时的问题。最关键的是,都是合作多年的老客户,如果这次贸然拒绝订单,那之后的合作岂不也要断了。
付静又开始了新一轮纠结。
来源: 凤凰WEEKLY财经
1,62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