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avid 沃
D14 10月27日 翻越丹塞垭口(Danseys Pass)到Naseby小镇
昨日滴滴答答地下了一天的雨,只能在营地休整。度假的本地人陆续都走了,整个营地空空荡荡只剩下我们三人。到了傍晚,雨势开始小了。于是就准备第二天出发。
今天早早就起来,把剩下的物质搜罗了一下,全放在锅里煮了。高压锅冒着热气,腊肉的香味充满了整个公共厨房
昨天我们做饭的时候,有个小洋孩盯着高压锅一喷一喷的白气,直接就看傻了。他妈妈对他说:“哎,你看这锅喷气的时候像不像蒸汽火车?WOW火车来喽,你得离他远点哦”。又对我们说:“现在的孩子从来没见过压力锅。我小时候,家里有个超大的压力锅,我妈拿它来做所有的饭和菜”。
吃饱喝足,出发了。一出门就是个陡坡。翻过陡坡,就是连绵不断的上坡下坡,海拔缓慢上升
虽然是砂石路,但路况意外的好。山里没什么人烟,车辆也极为稀少,爬了半天坡,只碰到了两三台对面来车。
路边忽然出现了一个薰衣草庄园,大门敞开着
古树参天,花香扑鼻。来都来了,进去看一下
喊了几声,门都开着,一个人都没有,心可真大。
主人不在,不好久留,还是继续赶路
很多路段的砂石很深,车轮一陷进去就倒,只能推
由此往上,冬天积雪深的时候是关闭的。羊就这样散养着没被圈起来,在路上到处晃荡
上坡的路已经骑了一半,地形地貌逐渐不一样了,
有些路段特别陡,直上直下的,推车都推不动
就这样不停的推啊推啊,坡再陡总有到顶的时候
快到垭口了,最后的三公里特别的陡
最后一公里,车头都要翘起来了
中午时分,到坡顶了,海拔935米。25公里的上坡路,一半是骑,一半是推,整整花了五个小时。
丹塞垭口是坎特伯雷地区、麦肯锡地区和中奥塔哥地区的分水岭。现在我们已经离开了坎特伯雷,来到了奥塔哥地区。
垭口风大,赶紧吃点东西补充一下
开始了期待已久的下坡
车轮所到之处,撵得羊群四散奔逃
一路下到山脚。这个地方叫Kyeburn Diggings,土地贫瘠,林木稀疏,看地名似乎跟淘金有关
果然是个曾经的淘金地。路边有一块墓地,埋着一个半世纪前淘金的矿工。有一些还是华人。
一个多世纪前,这些华人是怎么背井离乡飘洋过海来到了这块遥远的地方,他们如何在人生地不熟的异国他乡生存下来,最终又飘零到了何方?不得而知,只有这块纪念亭有一些零星的记载
转过一个大坡,前面就是Naseby小镇了
一个半世纪前,在小镇附近发现了金矿。淘金客蜂拥而入,建立了这个小镇,鼎盛时期小镇人数达到了4000人,要知道在1860年代,整个新西兰的人口才10万人,其中欧裔还不到5万,4千人绝对是一线城市规模了。时光流逝,随着金矿的耗竭,这个小镇逐渐归于沉寂,现在常住人口只有100多人。但是一些老房子和老车,象一个没落的贵族还在提醒人们昔日的辉煌。
这是镇子里唯一一家咖啡馆,我们到的时候他已经打烊了。
在营地住下后,在大街上转了两圈,都没发现有吃的,连个小超市都没有。向营地老板Mike打听哪有卖吃的。Mike说,自从几年前最后一家小超市倒闭,镇上的人只能去15公里以外的Ranfurly小镇买东西了。好心的Mike不但给我们的住宿费打了个大折,还特意开车带着我们去Ranfurly买了一堆吃的回来,真是个好人。谢谢你Mike。
拍照的时候他还很不好意思。
营地里的一个小孩,跨着个小轮车,围着我们的旅行车转来转去,然后看着我。是要和我来一场比赛的意思么?
昨天CITY圣诞大巡游,进城晃了一圈,发几张照片权当上主菜之前的凉盘。天气不太好,拍的不多,凑合看。
棕色小美女
军乐队
等待上场
仙女们飘然而过
小伙子看傻了,大叔笑话了
小小小伙子也有点看傻了
来源:南行漫记—— 新西兰南岛腹地骑行记
5,18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