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并不记得,几十年前在娱乐圈,有这样一句嘲讽:
“少壮不努力,一生在内地”。
——题记
前两天,看到一条新闻冲上热搜:
Twins缴社保想在上海买房。
今年是阿娇和阿Sa出道的第20周年,她们在近日接受《鲁豫有约一日行》采访时透露:
现在在上海租房住,正在努力缴社保,争取早点买房。
因为未来大多数的时间,都会在上海发展。
但同时阿Sa又一脸遗憾地说:
只能买二手房,因为积分不够买一手房的标准。
网友们顿时炸开:
原来爱豆也要交社保?
原来明星沪漂,和我们一样要攒积分!
毕竟在大众眼中,明星偶像一直负责“造梦”,十年如一日保持着舞台上镜头里光鲜亮丽的美貌,前呼后拥,“两手不沾阳春水”才符合形象。
现在看他们谈论起衣食住行,攒积分交社保,为孩子忧心对买房发愁……这些普通人同时在承受的琐屑生活,不免有些太接地气了。
但在这档采访里更引起我关注的,却是主持人鲁豫和阿Sa的那番对话:
好像现在很多香港艺人都搬到上海来了。
阿Sa笑着承认,称他们好像在(组团)北漂。
没错,如今越来越多的港星“组团北上”,举家搬迁到内地。
而其中相当大部分,正在努力成为新“沪漂”。
一
其实,在Twins这期节目开播的前两天,港媒就报道了杨千嬅在今年4月份全家迁居到上海。
她的孩子已经被安排在当地某个顶级院校就读,每年学费高达28w。
4月份杨千嬅在酒店隔离的时候,曾分享过一段生活录影。她9岁的儿子出乎意料地说一口流利普通话,俨然已经完全适应了内地的生活。
同样,为了给孩子一个良好的中文环境,“宝妈”张柏芝也在今年正式定居在上海。
不但提前购置了市中心的豪宅,并在综艺里透露希望让儿子就读上海某个国际学校。
即便脱离了香港熟悉的环境,张柏芝在内地定居需要克服语言不通,不同消费支付方式等生活难题,但为了孩子的教育,也是拼了。
十年前凭借《甄嬛传》“皇后娘娘”爆火,蔡少芬一举打开内地市场,至今依然凭借这部代表作获得持续曝光;又凭借她搞笑和接地气的风格,在内地接综艺到手软;
她和丈夫张晋早已买房定居于上海。
多年前就靠《爸爸去哪儿》打响知名度的陈小春应采儿夫妇,更早一步布局了在内地的事业:
全家移居上海,开设了工作室。
不仅把孩子转到上海入学,夫妻俩的事业也随着定居内地焕发了“第二春”……
以上大湾区姐姐哥哥和嫂子们,接连在这两年的《乘风破浪的姐姐》和《披荆斩棘的哥哥》综艺中重新火了一把。
但早在他们大规模“回迁”之前,已有不少香港演员频繁出现在内地各种综唱跳节目中:
比如刘嘉玲,带着梁朝伟早在半岛置业投资、常年住在上海;
还有佘诗曼,陈法蓉,王祖蓝……
数不胜数,怕不是大半个香港娱乐圈,都搬到了上海。
不论是为了孩子教育,还是自个儿事业打拼,在香港明星的眼里,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俨然已经取代香港,上海户口也变得好香。
可还有人记得,曾几何时,赴港“镀金”才是内地明星最优选。
二
早在七八十年代,内地的大众仍在为温饱奋斗的时候,艺术创作属于不可企及的阳春白雪。
而当时的香港,不论经济发展还是文化领域,都处于迅猛发展的辉煌时期。
几十年前在娱乐圈,有这样一句嘲讽:
“少壮不努力,一生在内地”。
1996年的经典港漂电影《甜蜜蜜》
香港明星艺人忙着出国移民换国籍,就为了去欧美国家镀金;
而内地明星艺人,削尖脑袋也要前呼后拥南下“港漂”,以能在香港立足为荣。
土生土长的北京大妞王菲,高中毕业后去到香港投奔父亲,当过模特,最后以歌手身份出道。
凭借她慵懒空灵的嗓音,和率真不羁的性格爆红,直接登顶封神。
后续更是在事业高峰期急流勇退,回归生活。
但像天后王菲这种“老天爷追着喂饭吃”的天选之子,非常罕有。
更多的“港漂”则是忍受着歧视和巨大的竞争压力,紧衣缩食从底层一步一步往上爬。
自古苏杭多美女,出生苏州的刘嘉玲在15岁的时候随父母前往香港发展。为了融入全新的环境苦练粤语,也常常因为港漂身份被排挤,被嘲“北妹”、“大陆妹”。
早期她在百花齐放的港圈算不上绝色,好的角色和戏份从来轮不到她。
但刘嘉玲够拼,也吃够了苦,为了学演戏背台词,每天睡不到4小时;连男艺人都退避三舍的各种爆破、跳高动作戏,她都亲身上阵。
终于凭借王家卫执导的《阿飞正传》中舞女露露一角,斩获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同时提名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之后在势利的香港娱乐圈开辟了一席之地,更在演戏之余专注买房搞钱,入手多处房产,如今已是圈内有名的小富婆。
今年刚过完生日的刘嘉玲,气势难掩
“港漂”如同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有人天赋异禀,轻松拔得头筹;有人苦尽甘来,靠努力得偿所愿;
而更多的则是也努力拼搏过,苦熬过,但由于趋势或时运原因,无功而返,成为无数港漂中折戟而归的“分母”。
出身北京武术世家的吴京,自小有天赋又肯努力,多次获得武术比赛的冠军,后来拜入北京武术队吴彬门下,成为甄子丹和李连杰的同门师弟。
也因此误打误撞拍起了武打片,曾被影迷夸赞为“下一个李连杰”。
之后跟随师兄们远赴香港,想要打拼出一番天地,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动作时代。
但事实证明,港漂没那么好混。
香港动作片的黄金时代已经悄然过去,吴京只能靠师兄提携,出演一些边角的角色。
即便敬业到和甄子丹对戏,45秒的打戏被打断了四条实心棍子,招招都扎实地打在了身上,但仍没给他带来走红的机会。
作为nobody的吴京逐家电影公司拜访、自我推销,却屡次被拒,处处施展不开。
后来吴京为求独立,自掏腰包拍了电影《狼牙》,然而没有名气也没有助力的他,难逃票房惨败的宿命。
努力虽然不会辜负人,但每个人的花期不一样。有些人今天栽下的树,要等十年后甚至更久才能开花。
在香港蛰伏了十年之久,事业却没有起色,吴京在2008年心灰意冷地回到内地。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吴京作为志愿者奔赴灾区前线,目睹了解放军种种舍身为人的救援事迹,于是萌生了要拍军事类题材。
筹备多年的吴京,在2013年卖房卖车,赌上全副身家拍了电影《战狼》,最后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
吴京赌赢了,他凭借“冷锋”创造巅峰,斩获票房5.46亿;
后续的《战狼2》再接再厉,票房高达56.94亿,吴京一跃成为内地电影的百亿票房冠军;
而这个票房记录直至今年,被他自己主演的《长津湖》所打破……
时移事迁,不论是王菲,刘嘉玲,还是吴京;不论是混出了头还是仍在奋斗……
都必须要承认的是,让人望眼欲穿的港娱,如今辉煌不再。
越来越多的明星不约而同地选择回到内地定居和发展,押注内地事业版图,这股“内迁潮”正在不断扩大。
三
与各大内地明星南下“港漂”同期发生的,是内地无数富豪和高学历人才,争相涌入香港投资、读书、就业的热潮;
即便是普通人,也为了让孩子得到优质教育、赢在起跑线上,宁可节衣缩食全家蜗居在香港逼仄的劏房内。
内卷到胎教的香港教育纪录片《赢在起跑线》
但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情况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金融危机,经济增速放缓,贫富差距,时局混乱等等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港府已经不复当日辉煌。
这种颓势也蔓延到了港娱:
昔日众神莅临,百花齐放的香港娱乐圈,随着巨星们的隐退,迁居,病逝,开始进入了一个青黄不接的“断层期”。
港娱再也没有能推出一个足以名动亚洲的偶像和巨星。
1991年的《纵横四海》,再也没有的英雄风流
更何况,香港娱乐圈也逐渐失去耐心,吝啬投入时间金钱培养新人。与苛刻工作量相对应的,却是连糊口也难以保证的报酬。
原有的人才大量外流,还在观望的人发出不屑的嘘声,然后轰然散去。
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作为能够突破阶层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香港小姐评选曾经火爆到全国瞩目,属于港城一年一度的盛事。
无数美貌与智慧同在的女孩从世界各地奔赴香港参选,每一位当选甚至落选的港姐美貌都惊为天人,成为香港娱乐圈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而如今,“香港小姐”也失去了吸引力。
选美变成“审丑”,这场赛事变成了观众一年一度的群嘲对象。
即便是当选的港姐,也不乏瞧不上港姐头衔,这边拿了奖,那边就转行了的。
原因无他:以前漂亮的草根女孩们没有别的机会,只能靠美貌突破阶层;
如今她们可以选择的出路多了,不必再守着这个舞台抛头露面,用容貌取悦看客,赚那碎银几两——
香港娱乐圈这个昔日被内地仰望和向往的宝地,如今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沉寂下去,荣光不再。
1994年的《东邪西毒》,再也不复见的巨星云集
与此同时,内地的经济发展早已迎头赶上,对精神文化产品的消费力与日俱增。内娱蓬勃发展,观众消遣的选项也不断增多。
但作为看着港台影视剧,听着港台流行曲长大的两代人,80后、90后对长期伫立在潮流前线的国际大都会香港,天然带着仰慕,向往,甚至是一丝担心露怯的卑微。
直到2019年香港的混乱事件,矛盾激发,打碎了所有的滤镜。
四
城市文化发展的背后一定伴随着经济趋势的转移,今非昔比,而人性都是趋利的:
哪里有机会,就去哪里。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疫情期间港娱规模紧缩,艺人面临“无工可开”的断粮期;
而内地的文娱市场广,需求大,资本热钱涌动,而在众多的城市之中又以魔都上海为首,能最大限度地集聚资源、人脉、生活品味等多个要素。
浸泡在名利圈多年的香港艺人,自然明白在哪能收益最大化。
不论是30年前内地明星争先恐后前往香港“镀金”也好,还是如今香港艺人组团前来上海“沪漂”。
归根结底,不过都为了更好的发展,更优质的生活条件。
作为看着TVB长大的观众之一,写到这里突然想起务实的香港人常说的一句话,它代表了普罗大众对生活最朴素的期待:
“人人有饭吃,日日有工开。”
时代变迁固然值得唏嘘,但“下岗”的香港明星涌入魔都“再就业”,追求更好的未来没有什么可嘲讽指摘的。
毕竟通过努力活下来,活得好,是所有人的共同愿望。
来源: 麦子熟了
2,11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