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午饭的通学生/邓生华

文艺天地

带午饭的通学生
作者:邓生华

    现在的学生真享福,乡下的中小学生,无论是寄宿生还是通学生,学校都会统一免费安排中餐——三菜一汤,两荤两素。
记得我们那一代人可没那福气。
1975年的9月份,我去横市公社土桥附中读初中时,不但每天要步行五华里去上学,而且还要自带午饭。每天早饭前,母亲要另炒一份菜,然后用一只约莫十公分高,一寸直径的圆玻璃瓶装好。有时是荤菜,太多时候是素菜,素菜中多数为咸菜。荤菜有时是炒一点子小鱼干,炒的更多的是咸干鱼,如果是立冬后,待腊肉腊香时,就会割一小块腊肉用辣椒干和蒜苗炒萝卜。这萝卜炒腊肉的香味啊!而今想起来,仍然是清香无比、回味无穷。记得有一次,家里腊了两只板鸭,母亲取下腊香的一只鸭脚,用刀剁碎,再用切碎的辣掓干,放些姜蒜煎炒。小妹在灶前负责放火。等菜起锅时,小妹不高兴地对母亲说:“妈,哥哥读书专吃好菜……我也要尝一口。”母亲也不高兴地说:“好好好,让你尝一口。”边说边用筷子夹上炒好的鸭脚送入她的嘴里。小妹一边咀嚼一边说:“真香,真好吃。”
去上学的路上要过一座50米长的木板桥。桥板是由四根木头拼揍而成的,桥面只有40多公分大。如果遇上落大雨涨洪水时,胆大的同学会跑着过去,胆子小的不敢走过去,只能蹲下来慢慢地用双手扶住桥板爬着过去。我也属于胆子小的那一类。
在路上,有时三两个人,多的时候七、八个人。有的穿布鞋,多数穿解放鞋,几乎未曾见过穿皮鞋旳。大家的着装颜色也各式各样,但款式都是中山装式。有一半人的衣服都打了补丁。有的补丁打在肩上,有的在袖子上,更多的是在屁股上和膝盖头的位置上。
我们这些通学生,一到学校,先进教室放下书包,第一件事情,是从书包里取出菜瓶和大米,菜瓶放进课桌上的抽屉里面,大米放入一个盆子里或瓦钵里或铝饭盒子里。之后,把饭盆送到厨房先洗一下沥干水后再加上水,放入一个大木架子里。木架子里能放下二三十个盆子,炖饭的盆子大小不同,有的是搪瓷盆,有些是搪瓷茶盅,有一些是铝饭盒,更多的是瓦钵子。待同学们个个将饭盒放入木架后,学校的厨师就把木架一层一层抬上锅炖上两个多小时后饭才能炖熟。
每每上午放学铃一打,各班在校吃午饭的同学,都不约而同小跑似地从各个教室出来,直奔厨房端饭。人们个个眼睛明亮,望木架子里一瞧,就能认出自己的饭盆。
吃饭时,大多数的同学都在自巳的课桌上吃,各人都带好自己的菜。有的端上自个的饭盒,四处寻视一遍,看谁有无荤菜,若发现有,他就会走前讨近乎,然后用饭叉叉一点尝尝。有个別小气的同学早有防备,他会先把好菜插入饭盆底下,让你瞧不见找不着。那会子,剩饭剩菜很少,起初偶尔有人胃口不好,有多余的饭,喊一声:“有要饭的吗?”同学们一听,就会哄笑起耒,齐声“这里没有‘要饭的’, 新社会自力更生”。 自那以后,只要谁有饭多,就改口叫一声:“这里有饭多。”片刻就有人上前。饭后个个要把饭盆子洗干净再放进抽屉里.
我们每天下午放学要列队,所以,回去的路上十分集中。一路上大家嘻嘻哈哈,无忧无虑,异常热闹。我们大队上初中两个年级全部都在土桥上,一共有二十多个。当时年龄大的有十六七岁,小的只有十二三岁。
一晃四十七年过去了,我们这些自带午饭的通学生,大多已经六十有余了。

作者简介:邓生华,笔名:书金,赣州市南康区横市镇人,自考大学文化,系赣州市南康区作家协会会员;2021年在《文学少年》28期发表散文合集,2022年在《南康文学》第7期发表散文专辑等。

 1,19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