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梗:绝句一般夯实,写生一般简练-贾浅浅诗歌导读

文艺天地

绝句一般夯实,写生一般简练贾浅浅诗歌导读
张作梗

艺术的本性是敞向大众的,但在创造艺术的“这个人”这儿,它却(必须)无限地朝向“自我”。也就是说,当一件艺术品尚未完成之前,它必须拥抱并尽可能最贪婪地吮吸创造者的血液,直到血液化为这艺术品的主要材质。贾浅浅显然洞悉此奥秘。在对诗歌的处理上,她从来没有被巨大的“事物”诱拐和罩住,从而失去自己的视角和感知力。她把一切奔赴到心里的或急或缓的“感觉”都纳入到“自我”的认知范畴内,再依据自己对其独自生成的体验,或隐秘或公开地一行一行锻铸为诗。这种忠实于“内心需求”的诗写,既是对艺术至高原则的尊重,更是一个诗人诚实的表现。

可以说,感知和感知方式之间形成的“审美阴影”(一个非线性的意识夹角)已然成为贾浅浅诗歌最惹人注目的部分。她总是把“认知”兑换为秘密的“个人心理行为”,然后,在“理性”的烛照和牵引下,去发现并找到被日常生活遮蔽的那“诗意”的成分。换一句话说,她的诗写经验来自于“个人意识”的彻底苏醒,亦即从对外界的被动“搜掠”回到对“内心生活”的安排、勘察和拷问之中来。在她那儿,现实非特是一面镜子,而且是镜子催生的(镜里面的)万事万物。通过潜意识的捕捉,她把现实中符合“诗的要求”的部分用“智性”的镊子给夹出来,尔后小心翼翼地放诸到一首具体的诗中,以便某些时刻的“现实”总是能成为诗的在场者和见证者。她的感觉上的判断是如此清晰和准确,以致每一首诗都是一个按在纸上的心跳的“手钤”。

脱离开当下艺术总是在盲目地“实验”、“自我狂欢”的语境,贾浅浅一直默默地走在一条“建构内心诗歌秩序”的路上。她从不追赶诗歌潮流,更不盲目依附于任何名人和圈子。她的诗歌是安静的,甚至可以说是安闲的;她把一切外界的浮躁调低到听不见的欲望之下,以期喧嚣只能成为花费不多的思考的成本。然而,她不是那种大批量写作的诗人,她谨慎地写下一个诗行,常常困惑于下一行该怎样落笔和发展。她多数的短诗都可以为此举证。每一首诗,都像是一个难产的“孩子”,都要让她饱受“分娩”之苦。这就形成了她的诗歌带有绝句般夯实、写生般简练的风格。“不说出是困难的,然而说出更困难”(庞十九贝语)。贾浅浅就这样在“说出”与“不说出”间慢慢走着,至于到底能够走到哪儿,她从不关注。

2017-12-14 扬州

【简介】张作梗,男,偶用笔名庞贝,庞十九贝。诗人。

贾浅浅的诗

秘密

交换秘密的过程很简单
你透过镜头,向世界展示了
一个男人将要自杀时扭曲的面孔
作为回赠你得到了荣誉、掌声和鲜花
同时,上帝也给了你一把枪
砰的一声,他收回了自己的礼物

少年

穿短裤的少年活在
月光的剪纸里
在偷喝了烈酒的晚上希望变成
蒲公英和青蛙的模样
他始终摆脱不了父亲
越拉越长的影子
但他还是想和父亲
在燃烧的田野上
谈一谈酒、女人和欲望

我的夜

黑色,散发着
龙舌兰气息的夜
我盘坐在
夜的最深处
开始聆听
我的头发如蛇般
扭曲生长
四面八方
蛇信般的发梢
舔舐着夜的味道
我听到
头发搅拌夜的声音
温柔而细碎
我开始哼唱
我唱到了山
脑后,一股如手般的长发
卷起了
一只正要爬进洞的蜥蜴
我唱到了山上的天
那只盘旋在天空的鹰
静静落在了
我右侧,高旋而起的头发上
我唱到了山下的海
那波浪之上
嘴里紧紧叼着
鱼儿的红面鸭
弯曲着脖子
缓缓浮在了
我左侧,托起的头发上
我唱到了太阳
一缕头发伸过来
遮住我的右眼
我唱到了月亮
又一缕头发伸过来
遮住我的左眼
过了很长时间
遮蔽我双眼的两股头发
慢慢融合,卷动
成为镶嵌着
日月的太极球
而我的双眼
始终没有睁开
那只画在我眉心
竖着的眼睛
透过黑夜
望着你

那只站在水泽旁的麋
从鼻子喷出白色的雾气
在它探头饮水的一刹那
发现水中世界如它一般
有一个也在饮水的自己
那相似的皮毛和枝叉般的角
让它着迷

当它再次用鼻子碰触水面
看清了那水中的自己
张开的角是朝前的
那是鹿
麋对自己说
那是男人
女人对自己

朱鹮

太阳照亮山坡的时候
飞来了一只鸟儿

那是一只朱鹮
落在乔木的金冠上

它凝视着水面上的太阳
像朝圣者望着恒河

它把看不见的黑暗
变幻出纷繁的形状,绚丽的色彩
但有时,黑暗里的魔鬼
总是爬到它的枝条上
摇落所有的叶子

裸露着的光明
牢牢握在每片树叶手里
晃动,或者消失,它都保持着
罕见的沉默,不与风暴讨论得失
不与火焰谈论生死

所有的句子,都竖着身子
长成秋天的芦苇
微风中,那里停歇着
草鹭和我即将折断的叹息

紫杉

杜鹃花遍山开放
零星的紫杉在黄昏时打了欠条
它们在天空上写道:“村民上山,
树皮被剥,树命贱于人命。
天寒、虫害。租白云裹身,欠溪水两条……。”

我己经没有闲情观山望月
只想日后托生虫羽
也像紫杉一样,向人世打个欠条:
“地冷,人薄,我欠下的情诗
香槟与书稿,就让我永远欠着!”

我的“的”

在我的诗里
那些靠近动词的“地”
像是从热带雨林爬出的瘴气
会催眠每一个刚爬上枝头的词语
我必须趁着暮晚,将它拔去
换成月光下好看的“的”
让它的洁白
变成一窝可爱的小兔
窜入我的每行文字里

风里

敞口的毛衣下摆
风代替了你的手
摸到了我温热的后背
它正在询问我的每一节脊椎
是否里面还藏有冬天的苍老
我多希望它就这样一路向上
解开内衣的勾链
像捏住松糕上一颗尖叫的树莓
带我在人群中转身消失

迷宫

我能给你的
就是当你启动我的时候
我瞬间化作湛蓝的湖面
当你无限靠近的时候
你既可以看见湖面下
自己真实清晰的倒影
又可以看见成群结队的鱼
在柔软的水草编织的迷宫里
一条条迷失

当你亲吻我的时候
湖面立刻裂成无数的碎片
我们同在一个迷宫里
同一个谜里

观我

檀香散发出的气味
从你的手指
慢慢向上
吞没了你所熟悉的自己

在昏暗的灯光下
地板上的肌纹
像一条安静的河水
流淌在幻觉里

我闭上了双眼:白天的人们
爬满了墙壁和屋顶
用变形的语言和腔调
争相挤进你的身体

我知道,唯一有效的办法
就是平静地观望
在一出空城计上演
之前,抽身离去……


【简介】贾浅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鲁迅文学院第32届高研班学员。主要从事文学研究,闲暇之余诗歌创作,作品散见于《诗刊》《作家》《十月》《钟山》《星星》《山花》等,出版诗集《第一百个夜晚》。

诗歌在别处?也许吧。假如“别处“正是这样一个所在——既保存着过去,又烛照出未来——而且,同时涵纳着“此刻”:“此刻”的“人”作为不朽之物对时间构成的整体威胁。它是一个幻想的真实存在之地吗?嗯,也许吧。

贾浅浅着力寻找的,正是这样的一个神奇的“别处”。她用诗句判断方向,而以诗所含括的可能的“意义触须”打探着所有能够抵达这个“别处”的路径。很难说她找到了(也许一生都在找寻途中),但她不折不挠的努力为她的寻找留下了可资呈贡灵魂密码的文本。她的寻找是全方位的,从哲学、宗教,到地域性文化遗存,以及现代文明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挤兑,都在其文本中或隐或显地留存了履迹。也许,她的这些履迹因为藏在“别处”,尚未为人所知,但随着她的“寻找”艺术半径的范围扩大,一定会吸引愈来愈多的人的关注。因此,说她的诗歌是一个人的心灵史,我们会赞同,说她的诗是一个鲜活生命的摹本,我们更会心领神会。

——张作梗:《寻找“别处”的贾浅浅》

 

 

新西兰 澳纽网出品

编辑:小图

 988 views